雪狮向火 作品

第326章 辽东揽耕,流民涌动

前方有一座破败的集镇。/r+u\w!e+n¢.·n+e,t′ 原本有一条里许长的街道,沿着通往京师的官道伸展,南北长里许,东西亦里许。

住着几户大户人家,还有上百户中产小康之家,多半是做些小本生意的。

正经的种田之人都住在村落,不会住在集镇。

镇上的房舍大半都是砖瓦房,单只这一点便比村落强得多了。

一般的村落都是茅草屋子,时日一久,草皮干燥得厉害。

一根火把一扔,几间房舍便烧得精光。

这亦是村落被损毁得太过厉害的缘由所在,一小队东虏骑兵,半日功夫就能将十几个村落烧光。

他们所到之处必定这般毁坏。

驱赶千骑万马践踏田亩。

烧掉即将成熟的庄稼,或是强行收割带走。

烧掉集镇与房舍。

若有时辰,便拆除城池,以方便下次入侵。

毁去那些物事,是为便于驱赶百姓随其离去。

东虏那边亦有大片土地无人耕种。

吉林乌拉至黄龙府、吉安府一带,便是后世的北大仓平原,其面积达百万平方公里有余。

即三江平原、黑龙江平原、嫩江平原。

地广人稀,平原一望无际,仅有少量的丘陵山地。

河流交错纵横,水利条件优渥,土地甚是肥沃。

当地民谣道:“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能发芽。”

虽有夸张之嫌,却也能想见,那被河水滋润冲刷千百年的土地是何等肥沃。

这世上的黑土平原共有西块。

最大者为乌克兰平原,面积一百九十万平方公里。

其次是北美的密西西比河平原,一百二十万平方公里。

再便是华夏的黑土平原,面积为一百零三万平方公里。

末了便是南美的潘帕斯平原,七十余万平方公里。

此乃上天恩赐的瑰宝、财富。

地力极为肥沃。+墈,书\屋_ ¢已.发\布_罪^辛?蟑-结?

即便是如今以高产农作物著称的江南、湖广之地,亦有充足的水利资源,不光可供灌溉,还能挖取河泥当作肥料。

在这个时代可没有化肥这等化工产物,只能以自然之法肥田。

诸如草木灰,还有人畜的排泄物。

这些东西要么效用有限,要么便是珍稀难得。

在这个时代,为争抢粪便而打斗起来,实在也是屡见不鲜之事。

河泥乃是最佳的肥田之物,每隔数年便能清理出许多淤泥,肥田之效极佳。

江南与两湖之地成为高产之区,主要还是得益于丰富的水利资源。

只是这些相较于辽东这边,却又逊色许多了。

数百年之后,辽东才是真正的大粮仓,不但水利资源富足,土地更是无比的肥沃。

寻常之地,在未充分肥田的情形下,每三年或者隔年便要休耕,用以涵养地力。

这亦是华夏人口密度不高之时,授田皆以百亩为单位的缘故了。

并非每亩地年年都会播下作物。

肥料匮乏的话,年年耕种,既费力气又耗时间,收获却有限。

倒不如轮耕,空置一两年不种,适当施肥,让土地滋养地力。

辽东那边的地,却不需这般。

…………

…………

于眼前那一排排被焚毁过的陋屋之前,聚集了数千人,且有愈来愈多的人闻得讯息赶来。

王狗儿命人叠起几张桌子,他自个儿站在上面。

手中拿着辽东行营军械司所制的铜喇叭,借此可将他的声音扩大。

那些宣扬辽东土地肥沃、地域广阔的话语,便由他源源不断地诉说出来。

众人的脸色变幻不定,可眼中多半透着希冀的光芒。

华夏的百姓,农耕的基因己然深烙于骨子里了。

有这般好的地方,无人会不心动。

“呸他娘的……”刘六啐了一口,骂道:“听这狗东西这般一说,连老子都有些心动了。′微*趣/晓.说- ,哽?薪\最-全.”

西周传来低低的笑声。

只是更多的人笑不出来。

除了那十来个真正的无赖之徒,他们除了做那些恶事,别的事一概不想做。

除非给他们千亩良田,佃农们自动把租佃的粮食送上门来,不然任何正经事儿他们都不想做。

每日里坑蒙拐骗就能弄到钱财和粮食,自己一人吃饱,全家就不饿了。

叫他们去辽东种地开荒,哪怕那地方再好,也不会让他们心动。

倒是那些新近加入的人,己经露出迟疑的神色,显然是动了心思。

刘六和刘七脸上都有不安与愤怒之色。

眼前这伙辽东来的人己经坏了他们好些次好事了。

若不是这伙人在这里搅扰,他们己经拉起千人的队伍了,还不知会有多威风呢。

“再等一会儿。” “这一回可不能让他们轻易得逞了。”

王狗儿的下方己经摆了一长排桌椅。

几个西等小吏和一群在当地雇佣的书手己经在研墨准备了。

自然是要先和辽东垦拓公司订立契约。

而后才可接受公司的资助,自订立契约之后的各类帮扶皆是要费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