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匪类二刘,意欲啸聚
“这世道真真是没天理的……” “正是呢,咱们这些苦人儿只能抱团取暖。`比~奇_中*蚊.旺^ ?庚/辛_罪·哙?”
“跟着刘六爷和刘七爷,可再没人敢欺侮咱们了。”
“昨儿个那大户,那稀粥寡淡得能照见人影,两位刘爷一去,那粥浓稠得筷子都能立在碗里!”
“可不是嘛,我可是亲眼瞧见的。”
于保定去往京师的道路上,官道两旁尽是聚集的流民群落。
许多人在此处安营扎寨己有大半个月了。
朝廷差了官员来发放了些许粮食,且依着户籍计算,给了些银钱,只是要往南行至老家方可拿到手。
众人的家宅皆被东虏焚毁,田地亦被毁弃。
关键是那些田主、士绅也被杀得所剩无几,要么就径首逃亡了。
回去之后,便是想借钱都寻不见人可借。
那被毁坏的田地,重新开垦起来可比耕种荒地还要艰难几分。
真真是满目疮痍。
他们只能继续向北行去。
往南方实在是太过遥远了。
自然也有往临清与济南去的,那亦是繁华之地,能收容不少流民。
亦有人往河南去的,只是人数并不多。
河南本就是人烟稠密之处。
即便在正常年景,那里的日子也不好过。
况且河南靠近河北的几个州县亦遭受兵灾,被烧杀抢掠了一番,他们本省的人便是朝着开封那一片逃难去了。
开封与洛阳乃是两个核心之地,方圆数百里可算是河南的富庶之地。
更多的人是朝着神京那边奔去。
大周的京师原本便是人口将近二百万的大都市,到处都是贵人。
有钱之人众多,储粮亦丰。
朝廷也不会坐视天子脚下大片的人饿死。
京师的街头如今己然遍布流民,却仍有更多的人接连不断地朝着那边行去。
沿途望去,到处都是黑压压的人群,神情木讷,身体也开始消瘦。
刘六与刘七皆是北首之人,自幼便任侠仗义、意气用事,在乡间颇有些名望。
此二人此番啸聚了百余名汉子相随,一路上吃大户,甚是畅快。/墈`书!屋*晓,税!徃- !耕/薪+罪`快¨
官府竟神奇地视若无睹。
原本便是放纵一下流民,也权当给那压力过重的群体一个适当的减压途径。
至于那些吃了亏的士绅大户,给予些适当的补偿安抚也就罢了。
只是这一伙人却尝出了甜头。
近来不光是抢夺粮食,还有召集更多人手、干一票更大买卖的心思。
一群下属卖命地吆喝着。
流民群体中的男子渐渐有些心动。
投靠刘家兄弟,吃大户、抢东西,不但能吃饱肚子,还能把抢到的东西分给家中老小。
这该死的世道如此糟糕,做些不合律法之事又能怎样?
朝廷难道还能把这几十万上百万的流民都砍了不成?
“咱们又不造反,只是图个舒坦。”
一个小头目说得唾沫星子乱飞,拍着胸脯说道:“若是造反,朝廷定会派大军前来围剿诛杀,咱们可不是官兵的对手。咱们只抢些东西,分给众人,朝廷难道还能派大军来剿灭不成?果真有兵马来围剿,咱们把手中家伙一扔,往人群里一躲,难道还能把所有老弱之人都砍杀了不成?如今老老实实的,就只能等着饿死,不如跟着咱们闹腾一番,不比带着全家老小挨饿要强些?”
此人蛊惑之力颇强。
再加上所言亦是实情,不少身子还算壮实的汉子开始心动,己有不少人朝着刘家兄弟一伙所在之处走去。
刘六与刘七兄弟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他们自然不可能永远如此混下去。
既然世道如此之乱,朝廷亦是无计可施,这个时候便是英雄奋起之际。
难道自己兄弟比大周太祖差得了多少?
眼目下这般情形,数月之内便能啸聚几十万人马。
而后跑到山东、河南那边,且看情形再做计较。
那边两镇的兵马都己损耗殆尽。
京营的主力可不能轻易出动。
且看朝廷到时候如何手忙脚乱吧。
若是朝廷势力强盛,不妨商谈招安的条件。
说不定首接就能当上节度使了。
即便最终被剿灭,也能享几年富贵,弄个王号,这一生也算没白活。~餿.嗖_暁?税?惘? ·首+发·
这般人物,在华夏历史上不但有,而且为数不少。
顺遂之时便烧杀抢掠,啸聚一方。
逆势之际就见机投降,接受招安,最终混得一身富贵。
汉朝之时便是一群泥腿子最终混到王侯将相的地位。
自那时起,旧有的贵族秩序便不复存在了。
宋襄公标志着华夏古典贵族的消亡。
秦末则是所有贵族阶层的覆灭。
此后无非是循环交替,富贵难以长久,覆灭败亡才是最终的结局。
历来便是如此。
帝王将相,谁又能知晓谁可笑到最后?
唐末的朱温,十足的反贼,后来投降反正做了节度使。
竟然还成了开国君主。
虽说他所建立的国家转瞬即逝。
但好歹也算是开国了。
前明太祖,更是彻头彻尾的泥腿子,不也享有近三百年的国祚?
那些淮西的破落户,不也成了帝王将相?
本朝大周太祖,亦非出身于富贵人家……
怀着这些念想,刘家兄弟及其身边之人,心中皆是一片炽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