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沐 作品

第114章 千手观音

“苏老师,江老师,雨晴,我给你们介绍一下。”

“这位是华夏残疾人艺术团的副团长华丽老师,是国内非常优秀的舞蹈家。”

“最近我们一直在研究无障碍春晚的事情。”

秦严连忙的做着介绍。

华丽双手翻飞,不断的打出手语。

不愧是舞蹈家,同样的手语动作在她打出来,也是让人赏心悦目。

旁边有工作人员翻译道。

“苏老师,华老师说感谢提出的无障碍春晚的提议,让很多残障和视障人士能够一起享受到春晚。”

“您客气了。”苏沐阳连忙谦虚道。

“我只是提出了这个不成熟的想法,具体如何落实,还需要导演组和各位老师共同努力。”

自然有工作人员翻译了过去。

华丽又回复道。

“我们团里接到通知之后,大家都很开心,都希望能够奉献出一台精彩的无障碍春晚。”

“但客观来说,这件事的难度还是很大的,大家的压力也很大。”

“苏老师,您是无障碍直播的提出者,能不能邀请您一起参与进来呢?”

秦严在一旁笑而不语。

显然华丽的这个想法,是跟他提前沟通过的,也是得到他首肯的。

当然,他也并没有抱太大希望。

果然,苏沐阳委婉的拒绝了。

“实在抱歉,我平时学校的工作也忙,实在是抽不出太多的时间。”

“而且我也只是有这个想法,但具体如何落实,我自己也是一头雾水,只能请咱们团的各位老师多多费心了。”

“至于压力……我个人觉得,我们只要踏出第一步就已经胜利了,至于这一步迈多大,我们量力而行。”

“毕竟这也是第一次,我们也没有太多的经验可寻。”

其实苏沐阳说得是发自肺腑。

他对这方面的确了解不多,也确实帮不上什么忙。

但他知道,这件事是可以做成的。

毕竟前世的时候,泱视春晚就推出了无障碍直播,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当然,这件事难度也是很大的。

就以视障版春晚为例,视障人士看不到画面,如何让他们感知到呢?

就只有通过语言的形式。

但这其中也是问题多多。

比如说,色彩是春晚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这个色彩又该如何表达呢?

视障人士也各不相同,有先天的,有后天的,有全盲的,有部分视力或光感缺失的。

有些后天的视障,他们知道什么是红什么是绿,你告诉他,演员穿了红色的裙子,他们便能够在脑海中勾勒出相应的画面。

但一些先天视障人士呢?

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声音和触感对这个世界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颜色却是他们无法感知到的。

甚至一些后天的视障人士,随着时间的推移,对颜色的记忆和联想也会逐渐抽象化。

那如何该让他们感知到呢?

这就需要有专业的人员,针对视障人群的特点,制定更符合视障人士逻辑的表达语言。

苏沐阳是没有这个能力的,也只有泱视这样的平台,才有能力整体资源推动这件事。

即便如此,但依然无法做到让所有人都“看”到春晚。

但做,总是比不做强。

不说千万,即便是有百万,十万的残障人士能够享受到春晚,这已经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了。

苏沐阳很有自知之明。

自己可以提出这个想法,但真要实施起来,他却不是最合适的人选。

自然也就只能推辞了。

华丽还不死心,又劝了几句,见实在是劝不动他,才无奈的作罢。

然后转头江书雅,又是眼前一亮,用手语表达道。

“你好,我看过你《洛神水赋》,非常的漂亮,我们团里很多人都喜欢。”

江书雅躬身谦虚道。

“您客气了,我在舞蹈方面只是个业余爱好者,还需要向您多多学习。”

两人又交流了几句,华丽把目光投向李雨晴的时候,脸上的笑意更盛了。

“你好,见到你很高兴,我非常喜欢你的歌,我们团里还有好几个人都是你的粉丝呢。”

“唉哟华老师您太客气了。”李雨晴也是连连鞠躬,态度谦虚的不得了。

“我还年轻,应该向您多多学习才是。”

她嘴上客气着,脸上却微微露出一丝狐疑。

听过我的歌?

你不是……哦好吧,可能是人家客气客气呢。

见到她的小表情,华丽也不由得哑然失笑,便解释道。

“你以为我们听不懂声音,就不听音乐了吗?”

“那你可就错了,实际上,我们很多人都很喜欢音乐的。”

“听不到声音,但可以看歌词,可以感知到节拍的律动,可以领悟歌曲里的感情。”

“而且有些人是有一些听力残留的,能感知贝斯、鼓点等低音节奏。”

“哦哦哦。”李雨晴这才恍然大悟,一时之间也有些不好意思了。

秦严见状,连忙招呼大家坐下。

等都落座之后,他才解释道。

“苏老师,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跟华丽他们沟通无障碍春晚的事,大致已经有了想法。”

“刚好今天你们来了,也趁机可以沟通一下那四首歌的手语翻译问题。”

“翻译成手语歌并不单纯是字面上的翻译,最重要的是情感上的表达。”

“包括《玉盘》在内,你的这几首歌是第一批入选的节目,我们刚好也借此机会,摸索一些手语歌翻译的经验。”

“这都是你的作品,你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

原来是这样啊。

苏沐阳这才恍然。

怪不得秦严专门把华丽她们叫过来,原来是打的这个主意。

“义不容辞,那咱们就先从《玉盘》这首歌说起吧。”

“这首歌的灵感是来源于月球探测器成功发射的科技壮举,以月亮为核心意象,既承载了李白‘呼作白玉盘’的童真想象,又呼应了苏轼‘把酒问青天’的宇宙哲思,还引用了《西游记》中的神话传说,隐喻中华民族从神话想象到科技实践的千年求索……”

苏沐阳侃侃而谈,将这首歌从头到尾解析了一遍。

华丽一行人也是认真听着,有人还直接拿出小本子,时不时的记上几笔。

整体解析过一遍之后,苏沐阳又从第一句开始详细的解释,华丽团队的人也是不停的发问,很快陷入到了讨论当中。

“为何有时胖来有时瘦,如果按字面意思直接翻译的话,时间太长,有没有更好的方式?”

“要不可以用月相变化代替,再比划腰身轮廓,作为胖瘦的对比,就像这样。”

有人示意了一下,用左手固定作圆形,右手食指弯曲贴近左手边缘滑动,形成月相渐变,最后双手比划腰身轮廓。

极富美感的动作和表情,很快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赞扬。

“这个好,规避了胖瘦的抽象性,用月相变化与身体形态双关,既保留了童真趣味,又能建立熟悉的视觉关联,暂定按这个来吧。”

“大圣取经何时还这一句,直接翻译起来也是太长,我建议这样……”

华丽示意了一下,右手单指竖立像金箍棒一样旋转,左手连续翻腕,模拟筋斗云轨迹,最后双手摊开作询问状。

这样的动作既保留了《西游记》的经验元素,又以动态轨迹隐喻了归期未定的悬念,也是获得了众人的一致认可。

思路被打开之后,大家的进展很快,已经初步形成了《玉盘》这首歌的手语翻译版本。

当然,这只是初步的版本,后续还会找一些听障人士测试一下,继续进行完善调整。

但初战告捷,依然是让人兴奋不已。

“再来说说《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

讨论的气氛愈发的热烈了。

作为歌曲的原作者,苏沐阳自然也加入了进去。

李雨晴也是难得的没有吵吵,而是静静的坐在一边看着,极为罕见的表现出了淑女的一面。

这也是对这些残疾人艺术家的尊重。

这些分寸她还是有的。

……

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都在激烈的讨论中度过。

到了后来,江书雅也忍不住加入了进来。

虽然她们不懂手语,但对唱歌跳舞却是很擅长,也能听出一些有用的意见。

至于李雨晴……好吧,她就差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