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但愿人长久
一首《将近酒》之后,节目正式拉开了帷幕。
端庄知性的主持人正式登场。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大家好,欢迎收看由枫华辅导独家冠名播出的《华夏诗词大会》,我是丁梦。”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一千两百多年前的诗句,今天读来,依旧让人血脉偾张。”
“诗人如椽巨笔下喷涌而出的跌宕起伏的情感,让我们感受到震动古今的气势和力量。”
“这,就是华夏古诗词的魅力。”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和大家一起展开一场诗词之旅,去重温那些历久弥新的经典诗句。”
“我想,这样的温故知新,可以拂去我们记忆上的灰尘,而古代文人的情怀和智慧,也同样能够点亮我们今天的生活。”
“人生自有诗意,来吧,一起加入我们的诗词狂欢!”
“说的好!”梓涵爸爸连连赞叹。
“这节目,一听就高端大气上档次,不比你……”
“别说话!”张梓涵没好气的打断了他,眼睛紧紧的盯着屏幕。
画面中,主持人正在介绍嘉宾。
“首先先大家隆重介绍一下今天来到我们现场的两位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点评嘉宾。”
“他们是,京城大学文学院院长康泽老师!京城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老师!”
啧啧啧,梓涵爸爸也忍不住暗暗咋舌,这个阵容可够豪华的。
他也算是个文学爱好者,自然知道这两位的分量。
不过见女儿正聚精会神的看节目,他也强忍住没有说话。
节目的规则逐一揭晓,看着那如同一整面高墙的百人团,父女两人都有些瞠目结舌了。
本来能登上这个舞台的,都已经是高手中的高手,要是从这百人大战脱颖而出,何其的困难啊。
梓涵爸爸实在是忍不住了。
“本来听这节目,我还以为是以文会友,以诗会友,是件风雅事,没想到居然竞技性这么强。”
张梓涵也是认同的点了点头。
“不过这么规则,真是让人热血沸腾,我都忍不住想参加了呢。”
“老爸,你帮我查查怎么报名。”
“好!”
……
在介绍完规则之后,节目终于正式开始。
第一个环节便是个人追逐战,选手需要与百人团同步答题,得分高者进入下一轮。
这一轮的选手有五位,年龄有大有小,职业更是五花八门,有学生,有老师,有职员,甚至还有一个只有七岁的小男生。
虽然年幼,但能站在选手台上,显然是也是熟读诗词。
竞赛刚一开始,便瞬间进入了白热化。
一句句诗句从主持人的口中吐出,为她平添了几分优雅知性的气质。
但很明显,作为一个带有竞技性质的文化益智节目,这些选手才是真正的主角。
尤其是在飞花令环节,选手们你来我往,互不相让。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秦时明月汉时,万里长征人未还。”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仅仅是一个“月”字的飞花令,就被这些胸有乾坤的选手们玩出了花。
一连二十几轮的对抗,让人直呼过瘾。
……
某学校家长群里。
“语文老师张娟娟:紧急通知,建议大家陪同孩子一起收看南江卫视的《华夏诗词大会》节目,现在正在播出。”
“张蓝心妈妈:收到。”
“秦瀚妈妈:收到,正在收看。”
“吴泓润奶奶:好的老师,我们现在就去看。”
“陈科宇爸爸:老师,这个是什么节目?”
“语文老师张娟娟:这是一档诗词类的文化节目,寓教于乐,对激发孩子们学习古诗词很有帮助。”
“陈科宇爸爸:好的老师,我现在就开电视。”
“李金涛妈妈:是个好节目,我们已经在看了。”
“宋依然妈妈:是的,我孩子看得可认真了,多谢张老师推荐。”
“王义浩妈妈:这不比看动画片有意思?连我都看进去了。”
……
南江卫视的数据监控中心。
张涛一脸的紧张。
“怎么样?收视率怎么样?”
工作人员快速在电脑上操作着,惊喜的叫了出来。
“实时收视率1.035%,超过1了!同时段实时排名第五!”
“哗……”
现场顿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
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激动。
收视率破!
同时段排名第五!
这对于身处二三线的南江卫视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华丽的逆袭!
数据监控中心的大屏幕上,实时收视率的数字还在不断跳动,仿佛也在为这场逆袭欢呼。
副台长郭明也被这热烈的场面感染,他激动地走上前,拍了拍张涛的肩膀说。
“张导辛苦呀了!这个数据太漂亮了!”
相比于其他人的激动,张涛反倒是淡定了许多。
毕竟他的《明日之星》总决赛,收视率一度排名到了同时段第一!
当然,那一次是因为楚风出事,很多人都是奔着八卦来的,算是让他捡了个漏子。
但不管怎么说,他也算是经历过大场面的人了。
连忙摆了摆手,大声说道。
“郭台长,这都是大家的功劳。”
“而且我敢断定,这个收视率还远远没有到峰值!”
“您看这条收视曲线,一路向上,从开播时的零点六几一直涨到了1,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我们节目口碑一直在扩散,还远远没有到达极限!”
“而且您别忘了,咱们的杀手锏雨晴还没出来呢!”
对哦!
终于这才恍然大悟。
这一场《华夏诗词大会》宣传的重要点之一,就是李雨晴的新歌首发。
很多观众也是冲着这个来的。
可是现在,她都还没登场呢,收视率就已经这么高了。
那她的歌……
许多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期待的神情。
……
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电视是一件古老的事物。
他们真正依赖的,是电脑和手机。
此时的视频网站上,也同步播出了视频,弹幕连绵不绝的刷出。
“李雨晴铁粉驾到!”
“李雨晴铁粉嫁到!”
“楼上的,你要嫁到哪儿去?”
“李雨晴什么时候出来?期待她的新歌。”
“妈呀,这个节目有毒!”
“本来是冲着李雨晴来的,没想到这个节目还挺好看的。”
“卧槽,本来是文绉绉的诗词,硬生生给爷整得热血沸腾。”
“小孩哥牛逼啊,这么冷僻的诗词都会啊。”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我都会,他怎么接不上了呢?”
“大哥,那可是比赛,就不能让人紧张一下下?”
“卧槽,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这是哪儿的诗词?我怎么不知道?”
“我真的出息了,竟然都敢看这么有文化的节目了。”
“忽然觉得自己的逼格一下子上去了呢。”
“这一个个都是人形智脑吧,咋能记住这么多。”
“好节目,尽显华夏诗词之美!【大拇指】【大拇指】【大拇指】”
“李雨晴什么时候出来?”
……
泱视大楼。
孔文坐在办公室里,抱着手机看得津津有味。
秦严走过来,好奇的问道。
“老孔,在看什么呢?”
“别吵吵!”孔文不耐烦的摆了摆手,头都没抬。
秦严轻笑了一声,也不在意,只是站在身旁,好奇的探着头看了起来。
屏幕中,那个被人关注的小孩哥正在“横扫千军”,也就是以一己之力对抗十二名百人团成员。
这一轮的题目是“酒”。
小孩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百人团一:“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小孩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百人团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小孩哥:“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百人团三:“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小孩哥:“……”
一轮又一轮,紧张又刺激。
小孩哥的脸上明显越来越紧张了,思考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有几次差点儿没接下来。
“加油!”
秦严已经投入了进去,不由自主的捏起了拳头,轻声给他加油。
或许是因为他的加油给了小孩哥力量,也或许是小孩哥逐渐适应了紧张的氛围,小孩哥很快调整了心态,思维再次敏捷起来,显示出了强大的诗词积累。
小孩哥:“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百人团之十二:“额……”
他犹豫了半天,直到时间结束,还是没能想到合适的诗词。
现场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主持人丁梦也是激动的宣布结果。
“恭喜我们今天年龄最小的选手成功晋级最后一轮——擂主争霸赛!”
“精彩!”秦严直到此时才放松了一些,拍手笑道。
“这个节目太有意思了!”
“这是……南江卫视?他们还做出了这么精彩的节目?”
说实话,作为泱视导演,他对其他地方台是有一种先天上的优越感,更不用说还是南江卫视这样二三流的地方台。
“对。”
孔文点头道。
“就是南江卫视的节目,而且还是苏老师策划的?”
什么?秦严顿时大吃一惊。
看着节目里点评嘉宾正在侃侃而谈,各种诗词典故信手拈来,让人如同置身于诗词的海洋中,秦严不由得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