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兰陵王入阵曲
“卧槽!”
一个学生忽然惊呼了出来。
紧接着,惊呼声不绝于耳,操场上顿时一片哗然。
只见在入场通道处,一群英姿飒爽的“古代女将军”骑着骏马,整齐亮相。
她们身着红色铠甲,在日光映照下熠熠生辉,反射出令人目眩的光芒,头顶的红缨随着微风轻轻摆动,恰似烈烈燃烧的火焰。
而她们的脸上,则戴了半扇精致的面具,遮住了她们半张脸,只露出英气逼人的双眸,又酷又飒,还有几分别样的神秘与威严。
为首是一位看不清楚容貌的“女将军”,犹如战场中的先锋大将,手中长枪紧握,枪尖闪烁着凛冽的寒光。
而在马队的后方,还跟了一辆威风凛凛的古代战车。
金玉穿着一身骚包的金色盔甲坐在驾驶座上,双手稳稳地握住缰绳,身姿笔挺,眼神专注,口中不时发出沉稳有力的吆喝声,精准地指挥着拉车的两匹马。
这两匹马浑身肌肉紧绷,奋力向前拉动着战车,脖子上的铜铃随着步伐发出清脆声响,与马蹄声交织,奏响激昂旋律。
在战车两侧,还有几个男将军,每个人的手中都拿着刀盾,宛如随身侍卫一般,牢牢的守护着战车。
而在战车上,架起了几面巨大的华夏鼓,苏沐阳亦是盔甲在身,戴着半扇面罩,手持两柄鼓槌,威风凛凛。
在他身旁,江书雅则是一袭白裙,同样戴着面罩,手持琵琶,静静而坐,优雅娴静。
两人一站一坐,一威风一娴静,在这肃杀的氛围中,凭空增添了一抹柔情,相得益彰,令人赏心悦目。
这个惊艳的亮相,瞬间让全场的学生们疯狂了。
尤其是高一的学弟学妹们,眼睛瞪得像铜铃,眼中满是崇拜。
“卧槽,太酷啦!”
“帅爆了!”
“学姐我爱你!”
“卧槽,原来高中玩得这么野吗?”
“看这边!看这边!”
“这场景,简直就是小说里的名场面照进现实啊!”
“太猛了!太帅了!太飒了!简直就是我的偶像!”
不光是这些高一学生,就算是经验丰富的高二高三学生,也是目瞪口呆,欢呼不已,甚至还忍不住心生嫉妒。
同样是九年义务教育,为啥你就这么优秀?
这风头出大了!
……
这个惊艳的亮相,不仅让同学们疯狂,校领导和老师们也被深深吸引。
主席台上,刘校长原本面带微笑的脸庞此刻满是惊喜,眼睛紧紧盯着入场队伍,不住点头。
“这届学生真是创意非凡,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活力完美融合,这场校运会注定精彩!”
其他校领导和老师们也是惊叹不已。
“咱们学校的学生就是有想法,这入场式一出来,直接把校运会的格调拉高了好几个档次。”
“看到孩子们这么有活力,仿佛看到了教育的无限可能,这才是青春该有的样子啊。”
“现在的孩子们可真了不得!”
“活力满满,创意无限!”
“青春啊,好怀念啊!”
甚至还有几个老师忍不住掏出手机,记录下这难忘的瞬间。
只有分管行政后勤财务的副校长张勇忍不住脸色大变,仰天怒吼,声音悲愤欲绝。
“我的塑胶跑道……”
旁边有好心的老师提醒他。
“这是三九班,抱琵琶的是江老师。”
张勇瞬间脸色一变,无比严肃。
“……塑胶跑道刚好该维护了。”
“刘校长,我申请一笔经费。”
面对此情此景,刘睿明也忍不住热血沸腾,仿佛自己也化身成了运筹帷幄的大元帅。
大手一挥,神采飞扬。
“准!”
……
张涛已经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不是吧,玩这么大?战马都出来了?”
“快录下来,素材!这可都是素材啊!”
从南江卫视来的工作人员也是连连惊呼。
“这比咱台里做节目阵仗都大。”
“不光是阵仗,这个创意才是最吊的!”
“这都怎么想出来的?”
“现在的孩子啊,咱们真是老了。”
“将古代元素与现代体育完美结合,这才是年轻人的风采!”
……
直播间里是有观众的,大多都是学生家长。
原本都还是嘻嘻哈哈的看着直播,在弹幕上随意的闲聊着。
但随着这支马队的出场,直播间里也似乎一下子被震惊了,竟然出现了短暂的停止。
片刻之后,忽然一下子炸开了。
“这是哪个班的?太牛了!”
“这是三九班的!”
“厉害啊,太厉害了!太飒了!”
“孩子们千万要注意安全。”
“这哪里像是学生的表演,简直就是专业级别的舞台秀啊!”
“这真像是一群要出征打仗的女将军,不得了啊!”
“瞧瞧这编排,这气势,枫华果然是人才济济,这场面太震撼了!”
“看到第二排左数第一个了吗?那是我姑娘!”
“驾车的那个是我儿子金玉,多威风啊,谢谢大家的夸奖!”
“老金你别抢戏!”
……
就在众人惊叹之时,战车上,苏沐阳双手稳稳地握住鼓槌,缓缓抬起,如同积蓄着磅礴的力量。
随着一声低沉的呼气,他手中的鼓槌重重落下,第一声鼓响沉闷而悠长,仿若从铁血战场的深处传来,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心神。
与此同时,江书雅指尖轻捻琵琶琴弦,一串激昂急促的音符流淌而出,似在诉说着战前的凝重与将士们的壮志豪情。
激昂的旋律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心神,仿佛将大家带入了千年前金戈铁马的战场。
伴随着激昂的旋律,为首的“女将军”轻轻挥动缰绳,骏马开始缓缓踱步,步伐轻盈却又不失沉稳。
其他“女将军”也纷纷跟上,马蹄敲击在塑胶跑道上,发出哒哒哒的脆响,仿佛是在奏响一曲庄重的前奏。
随着节奏逐渐加快,骏马们的步伐也越来越大,速度开始提升,从踱步变为慢跑。马蹄声密集起来,就像急促的鼓点,敲打着观众们的心弦。
旋律逐渐推进,苏沐阳击鼓的节奏逐渐加快,鼓点愈发密集,每一次敲击都带着千钧之力,鼓面被震得嗡嗡作响。
江书雅也加快了拨弦的速度,琵琶声清脆而凌厉,与鼓点相互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