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设备安装(下)
郭义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目光饶有兴味地落在苏俊身上:“苏先生这一番见解,看来是做足了功课。”苏俊神色自若,不紧不慢地回应道:“实不相瞒,关于云南府钢铁工业的布局规划,我早有思考。”
郭义微微欠身,态度谦逊有礼:“苏先生目光长远,令人钦佩。还望不吝赐教,郭某愿洗耳恭听。”
苏俊垂眸沉思片刻,修长的手指轻轻叩击桌面,片刻后抬眼,目光沉稳而笃定:“钢铁厂选址事关长远,必须以科学规划为基准。”
他顿了顿,指尖划过桌面上虚拟的地图轮廓,“我从交通运输、资源储备、劳动力分布等多个维度反复权衡——最终认为,安宁县是不二之选。”
郭义闻言,迅速从案头堆叠的资料中抽出一张泛黄的地图,骨节分明的手指精准点在云南府边缘,目光如炬地锁定安宁县的位置。
他凝视着地图上那片尚未被路网覆盖的区域,眉头微蹙,带着审慎的质疑开口:
“苏先生,此地至今仍是交通盲区,无论是公路还是铁路均未通达,若要建厂,势必要先行投入巨额基建。”
他抬起头,眼中闪过探究的锋芒,“敢问您为何认定这里具备选址优势?”
苏俊目光灼灼,指尖重重落在地图上的安宁县:“郭兄请看,此地坐拥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螳螂江作为滇池唯一泄水河,水资源取之不竭;更关键的是,华夏第一座水电站石龙坝近在咫尺,电力供应根基稳固。”
他微微俯身,眼中闪烁着笃定的光芒,“而最具说服力的,是我从马帮老人口中获悉,这片土地下埋藏着铁矿石。水、电、矿三大要素齐聚,还有比安宁更适合钢铁厂扎根的地方吗?”
郭义神色骤然一紧,目光如炬地追问:“矿山具体储量如何?矿石品位又达到什么标准?”
苏俊从容一笑,眼底带着几分遗憾:
“实不相瞒,具体储量与品位尚未深入勘查。不过……”
他顿了顿,指尖在地图上精准圈出几处坐标,“这几个点位是我从马帮和老矿工那里核实到的铁矿线索,若能组织专业勘探队实地勘测,想必会有不小收获。”说罢,便将详细的矿脉地址一一告知。
郭义迅速掏出钢笔,将地址工整记录在笔记本上,笔尖在纸面划出沙沙声响。他合上本子时,眼中闪过一丝疑虑:“仅凭口述线索就贸然选址,风险不可谓不大。且不论矿山开发所需的巨额勘探费用,单是交通基建的投入,就足以拖垮多数项目。”
苏俊从公文包里取出几张手绘草图,摊开在桌面上。图纸上,蜿蜒的铁路线从安宁县延伸向远方,江边码头与厂房轮廓清晰可见:
“郭兄请看,这是我初步设计的水陆联运方案。螳螂江航道稍加疏浚,即可承载百吨货船;铁路可先修支线连接主干线,分期推进。至于勘探费用……”他顿了顿,目光坚定,“我已联系了东陆大学的专家团队,他们愿意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参与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