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穹之鱼 作品

第391章 取(第2页)

刘义真听出讥讽之意,“刘太守将门出身,莫要丢了我彭城刘氏的脸面。”

“你——”刘敬宣一张红脸气的发紫。

“车士不得无礼!”刘道规脸色一沉。

刘敬宣毕竟是他的长辈,算起来还是远房叔父。

刘义真斜了一眼刘敬宣,“叔父恕罪,侄儿一时口不择言。”

“对长辈不敬,乃是不孝,罚你回房思过,三日不得外出,不得与外人接触。”刘道规趁机将他弄远一些,眼不见心不烦。

“叔父……”刘义真脸色一变。

刘道规盯着他眼睛,“军中何来叔父?此乃军令,莫非你要抗命吗?”

真动起怒来,刘义真又怕了,缩回眼神,“侄儿不敢。”

“去吧。”刘道规挥手。

刘义真拱手而退。

直到他走出大帐,封恺才道:“成都坚固,旬日之间难以攻克,我军粮草自建康溯江而上,万里迢迢,颇为不便,且江左空虚已久,长期必定难以坚持。”

伐蜀最大的问题就是粮草。

“无妨,别忘了我们此行有府兵,传我将令,所有府兵就在成都城外屯垦,再从江陵转运耕牛、种子、粮食。”

府兵最大的优势便是耕战一体,而成都号称天赋之国,城外皆是平原,水网便利,想怎么种就怎么种。

恰好现在是春耕时节,手脚快一些,能追上节气。

蜀中多山多水,白帝城北就有一座盐山,而永安西南的云安,还有大型的盐矿,号称巴蜀“盐都”。

有了这些盐山,这一战获利颇丰。

如今就看成都能扛多久。

刘道规也不着急进攻,将府兵送上去,开始大规模屯田。

谯纵虽然早早施行了坚壁清野之策,但田地和水渠还在,不算荒地,稍微翻翻土,就能种上稻和粟。

没过两天,就有斥候传回捷报,“报,我军屯垦,蜀军士气大跌,朱龄石将军趁机发动猛攻,一举攻克成都外城,谯纵、桓谦自知大势已去,率兵向北突围,段宏将军率三千精骑追击,蜀国尚书令马耽封存府库,打开内城门,迎我军入城。”

“为何我领兵来攻时,蜀人抵抗如此坚决?”刘敬宣满脸郁闷。

刘道规安慰他道:“当初伐蜀诸军各怀心思,在黄虎遭遇抵抗后,都不愿意出力,久而久之,蜀军便看出端倪。”

此次伐蜀,外水、中水、内水全部突破,蜀军已经破胆,府兵又在成都平原上屯垦,蜀人知道大势已去,也就没了抵抗的心思。

蜀人仇视晋室是一方面,但自古以来,蜀中一直被外部势力征服,早就习惯了。

战国时被秦国攻陷,东汉时候,吴汉举兵来伐,攻破成都,纵兵大掠,汉末先被刘璋父子占据,后又被刘备攻入,接着便是钟会邓艾伐蜀,而后便是李特率领关中流民建立“成汉”,被桓温灭了之后,又被前秦攻占……

所以蜀中虽然封闭,但也比较容易接受外来强权。

胜负已分,蜀人不会像南燕那般死扛到底。

而且蜀中并非所有人都仇视晋室,拥护的人也不少,连蜀国尚书令马耽都开城投降了。

总之战赢的还算比较轻松,蜀中晋人大多得以保存。

不过还没高兴多久,斥候又飞奔来报,“报……沈田子沈林子劫掠府库,受王仲德将军拦阻,两军发生殴斗,殴死三人,伤一百二十七人,后被朱龄石将军率军劝开!”

刘道规眉头一皱,沈田子沈林子还是这么胆大妄为,走到哪里都不肯吃亏。

开战之前,千叮咛万嘱咐,不可互相使绊子,坑害同袍,大战还未完全平息,就故态复萌了。

封恺道:“此事非同小可,沈氏兄弟一向桀骜不驯,必须大将军亲至。”

刘道规然其言,现在还能挽回,如果演变为内讧,麻烦就大了,谯纵和桓谦跑了,蜀中还有很多城池负隅顽抗。

晋军自己乱起来,弄不好阴沟里翻船。

遂召集亲军,登上刘钟的楼船,从中水以最快的速度驶向成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