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穹之鱼 作品

第390章 侄

几天后,建康有了回复。·e¨z\小!税?王! _哽/歆_罪?筷/

同意刘道规伐蜀之议,但派刘义真为监征蜀诸军事,领益州刺史。

司马容期惨败,他这个益州刺史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肉还没出锅,就已经先分好了。

与刘义真同来的还有朱超石朱龄石兄弟二人的两千精锐,以及沈田子沈林子的一千七百精锐。

可谓精锐尽出。

刘道规算是明白了,上一次伐蜀,只是给刘义真铺路,如果直接让刘义真领军,朝野上下必定议论纷纷,如今刘敬宣败了,再派刘义真来,反对的声音会小一些,如果拿下谯蜀,刘义真的声望更大。

高珣一脸激愤,“刘义真今年不过十三岁,岂能胜任一州刺史?益州沦落胡尘已久,非雄才大略之人不足以定之!”

刘怀敬道:“我等出兵伐蜀,果子却让别人摘了去。”

刘道规也一向反感这种联军,内部问题太多。

不过随同诏令而来的还有刘裕的一封私信,说刘义真是可造之材,让刘道规多提携提携亲侄儿,以后刘义真归大将军府调遣。

此次伐蜀钱粮,全部由建康出,如果刘道规有难处,他将亲自领军……

话说到这个份上,刘道规无法拒绝。

本质上,这是一场交易。

以钱粮换刘义真的益州刺史。

刘道规心中一叹,兄长年纪越大,对子嗣越发纵容,也更加急切了,完全是在拔苗助长。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刘道规也培养自己的儿子,但都是从小处着手,为他安排靠得住的人,而不是一上来就委以方面之任。

十余日后,建康大军溯江而上,进入江陵。

刘道规也赶去江陵,坐镇后方。

没自己压着,这次伐蜀弄不好又会重蹈刘敬宣覆辙。

刘义真不是省油的灯,沈田子和沈林子兄弟二人也非善类。′如^蚊.王\ ,埂/辛~醉_筷\

三千七百北府军,人皆披甲,银光闪闪,旌旗、长矟蔚然如林,列在港口上,一股若有若无的杀气随风而起。

比起刘敬宣、刘藩的人马,简直判若云泥,

“侄儿拜见叔父!”刘义真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末将拜见大将军!”朱龄石兄弟和沈田子兄弟上前一步,半跪于地。

“车士免礼,诸位将军免礼。”刘道规一一扶起诸将,上下打量这个侄儿,面如白玉,一身鹤氅,头戴紫金冠,腰缠白玉带。

几年不见,已经长成,仪表堂堂,神情秀彻,举手投足之间,已有几分名师风范。

只是与周围士卒身上散发出的杀伐之气格格不入。

沈田子兄弟是旧相识,几年不见还是那般锋芒毕露,朱龄石和朱超石这对兄弟第一次见,也是西府出身,但在覆舟山之战中转投了刘裕。

二人相貌忠厚,气质内敛,身上多了几分儒雅之气。

“出征之前,阿父多次叮嘱,要听叔父教诲,还望叔父多多指点侄儿。”刘义真执礼甚恭。

“论行军打仗,天下间还有谁人能比过汝父?”

“叔父谬赞了,今日当与叔父一醉方休!”

还没两句话,他的狐狸尾巴就露了出来。

且不说现在要打仗,一个十三岁的小儿,动不动就要一醉方休,不成体统。

由此也可看出这些年母亲和兄长对他们过于骄纵了。

刘道规正色道:“年纪轻轻,不可沉迷于酒色,征蜀之战,非同小可,汝为监征蜀诸军事,当以身作则!”

刘义真眼珠子一转,连忙拱手赔罪,“是侄儿的过错,叔父英明。”

虽然还是一副执礼甚恭的样子,但言语过于圆滑。

刘道规不好责怪,便换了一个话题,“今夜早些休息,来人,将带来的猪羊宰杀,犒赏兄弟们。/6?妖+墈\书~蛧′ ,勉^废_粤¢黩·”

“哈哈哈,还是大将军爽快,这几日困在船上,嘴中都淡出鸟来。”沈田子大笑。

“多谢大将军!”朱龄石领着部众朝刘道规道谢。

刘道规望了一眼沈田子,“那今夜不妨多吃些,灭蜀之后,再与诸位痛饮。”

“一言为定!”

吃饱喝足,将士们士气更高。

三千七百北府军与五千虎卫军乘船西进。

两岸青山如黛,景色宜人,刘道规心情甚佳,正欣赏山川美景时,甲板上传来一阵“砰砰砰”的声音。

接着传来刘义真慷慨激昂声:“义真不能并巴蜀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旁边立即传来一阵阿谀奉承声,“郎君胸怀大志,非常人也!”

“郎君之才,定能扫平南北,匡扶社稷。”

“当年祖逖亦未有郎君这般意气!”连沈林子都奉承起来。

刘道规听的一阵鸡皮疙瘩,这个侄儿的毛病不少,学什么不好,偏偏学那些所谓的“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