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穹之鱼 作品

第388章 策(第2页)

“大将军英明!不归心,就杀的他们心服口服!”

辛恭靖一把年纪了,杀性比年轻人还大。

他是从陇西逃亡过来,见识过华夏太多的苦难。

“今后凡我治下,严禁各族内娶内嫁,违者贬为贱户。奴户、贱户只能一夫一妻,良户、民户遵循汉家旧制,一妻四妾!凡汉家男儿,成年之后,必须配带刀剑,其他诸族佩刀剑者,处以徒刑,私藏甲胄弓弩者,亦以谋反之罪论处。”

刘道规一股脑说出心中所想。

各族内娶内嫁,就会形成固定的族群,壮大之后,迟早会造反。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晋人处在上层,赋税低,地位高,自然而然获得了择偶的优先权,只要是女人,都有慕强心理,争先恐后嫁给晋人。

长此以往,娶不到女人的胡人,数量就会下降。

这是从根源上瓦解胡人族群。

而让汉家男儿佩刀剑,则是提振他们的尚武之风,保持族群的武力。

两人都愣住了。

刘道规解释道:“我们北伐,为的是恢复华夏,若不能让我们的族人繁衍生息过上好日子,何必北伐?我就是要重振汉家男儿的士气,让他们骑在胡人的头顶上,奴役他们男人,让他们的女人为我们生儿育女!”

这个世界很残酷,没有什么融合之说,只有征服、奴役、屠杀!

暂时的臣服,也只是为了下一次更猛烈的反叛。

北伐的主力是北方南下的流民,有仇不报非大丈夫。他们苦难和血泪,刘道规不能视而不见。

封恺当即鞠躬拱手:“大将军真乃大英雄也,华夏幸甚,天下幸甚!”

刘道规扶起他,“封司马言重了,我只做我该做之事。”

辛恭靖苦笑道:“然则,此策过于刚猛。”

“辛公可知温水煮蛙?今日只是提纲挈领,具体推行还需从长计议,今年行一策,明年行一策,日积月累,自会成功。”

如此庞大的计划,刘道规没指望几道军令政令下去,就能成功。

但只要坚持下去,一步一步来,终究会实现的。

石虎在位时,从西域漠北迁徙百万胡人入境,推行以胡代汉之策,再以繁重的徭役和兵役,令北方晋人疲于奔命。

华夏的气运跌落谷底,若不是出了一个冉闵,石虎的这一套几乎就成功了。

而自冉闵之后,胡人也收敛了许多,前燕、前秦、后燕、后秦、南燕、北魏,都对北方晋人行怀柔之策,让晋人有了喘息之机。

封恺两眼泛光,“欲推行此策,须权柄在手,否则内有掣肘,外有威胁,必一事无成。”

他的心思,刘道规心照不宣,“不急,天下大势在我们一方,顺水推舟,顺势而为!”

进入许昌城内,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车水马龙,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各种货物琳琅满目,如同建康、广陵、彭城一般繁华,来往百姓虽然衣裳破旧,但至少有衣服穿。

脸上也没有饥馑之色。

巡逻的士卒盔甲鲜明,井然有序。

辛恭靖悉心治理多年,成果斐然。

“再给老朽六年时间,北伐所需,皆可从许昌出!”辛恭靖壮心不已。

“六年太满了,最多三年。”

淮北屯田,自许昌始,与彭城一东一西,是刘道规的中原战略支点。

许昌兴起,整个中原就会稳定,将来北伐,不用千里迢迢从荆襄、江东转运粮草和军械。

辛恭靖道:“三年就三年,某这把老骨头若能见到大将军北伐成功,死而无憾。”

许昌没什么看的,辛恭靖治理的才干不亚于守城。

上呈的公牒中户数田亩、每年上缴赋税都写的清清楚楚。

连他麾下的掾吏一个个都精明强干。

在许昌住了十余日,刘道规准备北上,去洛阳巡视,新收复的地盘,总会有各种问题。

不过这时西面传回战报,刘敬宣、司马容期、刘藩、司马休之组成的联军果然遭遇挫折,收到谯道福、侯晖的顽强阻击。

这种联军打顺风仗如狼似虎,但遇到挫折,就会束手束脚。

都开始出工不出力起来。

刘敬宣只能自己上,率一千五百部曲与谯道福大小二十余战,却不得寸进。

屋漏偏逢连夜雨,从武陵郡输送上来的粮食被蜀人獠人袭击,一把火烧了个精光。

现在不是攻不攻成都的问题,而是如何安然无恙的退回来。

刘敬宣的求救信送到了许昌……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刘道规恨铁不成钢,猜到他们会败,但没想到这么快。

不救,丢的是北府的脸面,打击北府士气。

若是救他,等于救了司马容期和刘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