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慑(第2页)
乞伏乾归这些河西陇右的鲜卑首领也是时叛时降。
仇池国位于秦陇大山之中,武都、阴平皆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地,姚兴去年进攻仇池不利,士气已经衰落,今年卷土重来,未必就能攻下。
姚兴早年还算励精图治,这些年四处攻伐,穷兵黩武,秦国渐显疲态。
刘道规现在反而期待姚兴能死磕仇池,耗尽国中最后一丝元气。
诸军北上,刘道规一边继续观望,一边厉兵秣马。
王仲德坐镇成都,毛修之坐镇巴东,都没有闲着,继续剿贼,不断将獠人蛮人青壮送至成都,变成奴户,用来屯田。
不过这世上并非所有人都如晋人一般任劳任怨,这些蛮人和獠人既凶且恶还懒,生活方式宛如野人。
耕作水平还不如荆湘的五溪蛮。
府兵前脚教给他们,后脚就忘了,还动不动逃亡,偷袭府兵,打伤打死十余人。
让马耽等一众蜀中官吏头疼不已。
“不见棺材不掉泪,我拿他们当人,他们拿自己不当人,既然不当人,那就有不当人的办法!”
当即施行连坐制,将所有獠人蛮人编制起来,五人一伍,十人一什,五十人一队,一人违抗军令,全伍皆斩,一什犯之,全队连坐。
每天两餐减少至一餐,只能维持基本的生存,活干的好,晚上加一餐,干不好,或者故意捣乱,一餐都没有。
刘道规就不信驯服不了他们。
一心一意找死之人,刘道规也愿意送他们一程。
本来不想搞得这么血淋淋的,但即便是诸葛武侯,在七擒七纵孟获之后,南中的叛乱依旧没有减少,被寄以厚望的名将向宠,就是阵亡在汉嘉蛮夷叛乱中。
老祖宗取名绝不会取错,獠字中带着一个兽旁,野蛮好斗是其本性。
但好斗不代表勇武。
在披甲执弩的府兵面前,这些人的野蛮好斗不值一提,甚至两边的身材都不是一个档次上的。
从荆襄调来的府兵平均高过獠人一个头,也比獠人更健壮。
一个府兵即便没有盔甲兵器,也能一人独斗三獠。
这年头想办成事,不动用武力不流血,根本不可能成功。
高压之下,每天都有人头被挂在旗杆上。
刘道规亲自带兵巡查各处屯田。
刘义真看着路旁林立的人头,天真道:“獠人虽生性野蛮,却天性淳朴,若施以仁义,定能感化之。”
“我让你带人去南中施以仁义如何?”刘道规不惯着他。
“这……怎可?南中乃荒蛮之地,我乃益州刺史,不可远离,阿兴颇有治才,不妨派他去。”刘义真不是真的傻,某些方面无师自通,居然懂的祸水东引。
刘义兴道:“南中并非荒蛮之地,蜀汉治理多年,颇见成效,蛮人之中亦有颇多心向朝廷之人,然则欲治南中,当先治蜀中,蜀中恢复,南中唾手可得。”
这番话颇有见地。
蜀中恢复了,南中跑不了。
刘道规也并非真要将獠人斩尽杀绝,而是驯服他们,并使之逐渐融入华夏,就像东吴对百越做的一样。
既然东吴能成功,那么刘道规觉得自己也能。
只要是人,就都想活下去,吃饱穿暖。
“尔等谨记,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刘道规望向两人。
“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