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若水 作品

第184章 十年之后(第2页)

阿娩将茶盏放在楚衡面前,似笑非笑地看了丈夫一眼:“你当年十五岁时在做什么?好像已经带着三百轻骑偷袭敌营了吧?”

楚衡:“……”

“孩子大了,总要放手的。”阿娩轻轻拍了拍儿子的肩,“去吧,帮你殿下写个像样的折子,别学你爹当年那样莽撞。”

晏清大喜,行礼后一溜烟跑了。

楚衡无奈地摇头:“你就惯着他吧。”

阿娩笑着坐到他身边:“怎么,楚相舍不得儿子了?”

楚衡握住她的手,轻叹一声:“我只是怕……”

“怕什么?”阿娩靠在他肩上,“我们的儿子,可不是温室里的花朵。”

窗外,夕阳西下,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翌日,金銮殿上,燕承煜一袭明黄太子朝服跪在殿中央,脊背挺得笔直。少年清朗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之中:“儿臣请命赴北境督军,望父皇恩准!”

满朝文武顿时哗然。

户部尚书李大人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太子殿下年仅十五,北境苦寒之地,如何能去得?”

“李大人此言差矣。”燕承煜不慌不忙地抬头,阳光在他清俊的眉眼间跳跃,“当年皇祖父十五岁时,已经亲征南疆了。”

龙椅上的燕硕眉头紧锁。他下意识看向站在文官首列的楚衡,这个陪伴他多年的肱股之臣此刻正垂眸沉思,让人看不清神色。

“楚卿,你怎么看?”

楚衡缓步出列,玄色官袍上的金线刺绣在晨光中泛着微光:“太子心系社稷,其志可嘉。”

他顿了顿,声音沉稳有力,“臣建议,可派镇北将军周毅随行辅佐,再拨三千精锐护卫。”

“楚相!”兵部尚书赵大人急得额头冒汗,“太子乃国之根本,岂可轻易涉险?”

楚衡转身看向赵尚书,目光如古井无波:“正是因为是国之根本,才更该了解民间疾苦,知晓将士不易。”

他重新面向燕硕,声音不自觉地柔和了几分,“陛下,雏鹰终要展翅。”

燕硕的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他望着殿下跪着的儿子,恍惚间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那时先帝也是这般,在众臣的反对声中,毅然将他派往边关历练。

“准了。”燕硕终于开口,却在看到儿子脸上绽放的笑容时又补充道,“不过……”他的目光移向站在楚衡身后的少年,“朕要楚卿之子与你同行。”

楚衡背在身后的手猛地攥紧。晏清今年才十五岁,虽然从小跟着白翎习武,但终究……

“那孩子机敏过人,有他在你身边,朕也放心些。”燕硕意味深长地看着楚衡,“楚卿以为如何?”

大殿内安静得能听见铜漏滴水的声响。楚衡缓缓吐出一口气,躬身行礼:“臣,遵旨。”

相府书房内,烛火摇曳。楚衡正在为儿子收拾行装,动作细致得不像个叱咤朝堂的丞相,倒像个普通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