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芯芯 作品

第333章 红妆结发·念安添喜

    时光飞逝,转眼就到了除夕。楚家和叶家一起过年,两家人围坐在桌前,其乐融融。楚砚举杯敬叶文轩和叶夫人:“多谢岳父岳母成全,晚辈定当好好待棠儿。”

    叶文轩笑着饮了酒:“以后就是一家人了,不说这些客气话。”

    叶棠看着身边的楚砚,又看看满桌的饭菜和欢笑的家人,觉得心里无比踏实。她知道,这一世的缘分,才刚刚开始。

    红妆十里——

    元和二十年,春。

    三月初三,宜嫁娶。

    楚家老宅张灯结彩,锣鼓喧天。楚砚穿着一身大红喜服,骑着高头大马,带着迎亲的队伍去府衙接亲。他的脸上满是抑制不住的笑容,胸前的红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

    府衙后宅里,叶棠正坐在铜镜前梳妆。丫鬟们为她描眉画眼,梳起繁复的发髻,插上精致的凤钗。当最后一支海棠木簪被插在发间时,叶棠看着镜中那个穿着大红嫁衣的自己,眼眶微微发热。

    “小姐,楚公子来接您了!”丫鬟笑着通报。

    叶棠深吸一口气,盖上红盖头,被母亲牵着走出房门。门口,楚砚早已等候在那里。他伸出手,握住她的手,掌心温暖而有力。

    “叶棠,我来接你了。”他轻声说。

    叶棠隔着红盖头,能感受到他声音里的喜悦与珍重,她轻轻“嗯”了一声,任由他牵着自己,一步步走出府衙,走向那顶等候在外的花轿。

    迎亲的队伍穿过苏州府的大街小巷,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看。人们都说,楚举人虽出身寒门,却娶到了知府千金,真是一段佳话。楚砚骑着马走在花轿旁,听着周围的祝福声,心里充满了感激——感激命运的眷顾,更感激身边这个愿意陪他从青衫到红妆的姑娘。

    拜堂仪式在楚家老宅举行。当司仪高喊“夫妻对拜”时,楚砚轻轻掀开叶棠的红盖头,两人四目相对,眼底都盛满了笑意与温柔。楚德海和叶文轩看着这对新人,一个抹着眼泪,一个捋着胡须,满是欣慰。

    洞房花烛夜,红烛高燃。楚砚为叶棠斟了一杯合卺酒,轻声说:“叶棠,谢谢你。”

    叶棠接过酒杯,脸颊微红:“谢我什么?”

    “谢你在我最落魄的时候不离不弃,谢你愿意嫁给我这个穷书生。”楚砚看着她,目光真挚,“往后余生,我定护你周全,让你一世安稳喜乐。”

    叶棠的眼泪掉了下来,笑着说:“我不要什么一世安稳,我只要你心里一直有我,就像现在这样。”

    楚砚把她拥入怀中,下巴抵着她的发顶:“会的,一直都会。”

    红烛摇曳,映照着相拥的两人。窗外的海棠花悄然绽放,空气中弥漫着花香与酒香,还有一丝甜甜的、名为“幸福”的味道。属于他们的第一世,在这场盛大的婚礼中,翻开了最圆满的篇章。

    柴米情深……

    婚后的日子,平淡却温馨。

    楚砚依旧潜心读书,准备来年的会试。叶棠则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她放下了大小姐的身段,学着买菜做饭,浆洗衣物,把小小的楚家老宅收拾得干净整洁。

    清晨,楚砚读书时,叶棠会端来一碗热腾腾的莲子羹,轻声叮嘱他注意休息;傍晚,楚砚练字时,叶棠会坐在一旁做针线活,偶尔和他说说话,分享一天的趣事。楚德海夫妇看着小两口恩爱和睦,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叶棠毕竟是知府千金,刚开始做家事时难免手忙脚乱。第一次做饭,她把青菜炒糊了,还差点烧了厨房;第一次洗衣服,她把楚砚的长衫搓破了个洞。楚砚从不责怪她,总是笑着说:“没关系,慢慢学,我不嫌弃。”

    有一次,叶棠学着做楚砚爱吃的桂花糕,不小心被烫到了手。楚砚心疼得不行,拉着她的手又是吹又是上药,嗔怪道:“以后这些事让娘做就好,你别累着自己。”

    叶棠却笑着说:“我想为你做点事呀。”她看着他紧张的样子,心里暖暖的,觉得这点小伤不算什么。

    楚砚要去京城参加会试,叶棠提前半个月就开始为他准备行囊。她把衣服叠得整整齐齐,把常用的书籍仔细包好,还在行囊里塞了不少她亲手做的点心。临行前一夜,她为他缝补衣衫,眼泪忍不住掉下来。

    “又不是不回来了,怎么还哭了?”楚砚帮她擦眼泪。

    “我就是担心你,京城路远,你要照顾好自己,别舍不得花钱,也别和人起争执……”叶棠絮絮叨叨地叮嘱着,心里满是牵挂。

    楚砚把她拥入怀中:“放心吧,我很快就回来。等我考中进士,就接你和爹娘去京城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