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襄樊之战(一)

皇权六年,十一月初,战役副本开启。

诸多领主早已就绪,李玄自然也不例外。

“出发!”

李玄身旁是贾复和李存孝,以及从禁军中的两千精锐。

下一秒,光芒闪烁,李玄等人很快消失在校场之上。

公元219年7月,天色暗沉,小雨,微风。

李玄与麾下兵马一同出现在江陵城外。

而他们前方则是关羽的大军。

李玄查看自己的切入身份,立刻眼前一亮。

“关羽麾下大将之一……貌似有戏。”

思绪一顿,李玄侧身道:“贾复,你立刻带两百兵马退回江陵!”

“一切按照计划行事!”

贾复抱拳道:“是!”

两百帝国骠骑出列,与他一同退往江陵。

与此同时,李玄吩咐其他人慢行,自己则单独前去面见关羽。

“何事?”

关羽见到来人,神情稍缓。

李玄拱手道:“关将军,东吴的探子送来密报,孙权正与吕蒙商讨攻打江陵之事!”

他如今的身份很特殊,共有两重。

第一重身份是关羽麾下的老将,备受信任。

第二重身份则是江东情报的负责人,所以他才能合理地将情报说出来。

要是没有第二重身份,李玄就算说得再有道理,基本也会落下一个动摇军心的罪名。

毕竟屁股决定脑袋。

关羽把江陵打造成坚城的核心,便是为了防备东吴。

他能看不出孙权一直惦记着夺回荆州?

然而,如今有了第二重身份,李玄便相当于手握情报渠道。

所以他的提醒或许不会让关羽退军,可却能让他提前有所防备。

“你以为该如何应对?”

关羽眉头一皱。

李玄回道:“我已加派人手,紧盯东吴的动向!”

“此外,我在北城留下一队兵马,可在出事之时,策应麋芳,傅士仁两位将军!”

他派回去的人数,刚好卡在关羽的红线上。

要是再多出百来号人,关羽就绝对会让李玄把贾复喊回来。

可关羽换上的人却未必不会被糜芳等人收买,所以李玄如今的行为也是无奈之举。

如果条件允许,李玄绝对会把一半兵马留在江陵。

可就算是老将的身份,李玄也不能太越界。

否则,万一引起关羽的不满,李玄的处境反而会很尴尬。

关羽脸上露出思索之色。

“孙权称病,吕蒙回防,似乎是有点巧合。”

“既然你已经安排妥当,便让他们暂时不要暴露行踪。”

“如果东吴真有异动,他们必然是有备而来,你留下的人,说不定能起到奇效。”

他不会因为东吴而停止北伐。

一,以江陵的强度,吕蒙就算来了也打不动。

二,襄樊之战筹备已久,其他布置也早已就绪。

所以李玄的提醒也就是让关羽多看一眼东吴而已,其他的,什么也没改变。

李玄不再多言,静静退到一旁。

襄樊之战的关键点在东吴,曹魏一方反而无足轻重。

毕竟襄樊之战前半段,基本都是关羽利用汉水将曹魏一方摁在地上锤。

因此,李玄接下来的任务就两个。

一个是盯紧江陵。

一个是设法尽快打崩曹仁。

樊城一丢,襄阳必失,刘备绝对不会无动于衷。

一旦刘备有所异动,诸葛亮等人必会建议他前往汉中坐镇。

只要他在汉中一天,曹操就不敢大举攻入荆州,局势也就能渐渐稳定下来。

当然,第二个任务实际上有一个无法规避的风险。

如果曹仁真的九死一生,曹操必会尽快设法与孙权合作。

所以李玄将剧情线向前推的行为有利有弊,关键就在于他是否能驾驭被自己改变的局面。

……

七月中旬,大军抵达襄阳。

关羽出兵包围襄阳,与曹仁在樊城一带对峙。

“在下请命,攻打樊城!”

李玄见曹仁固守不出,立刻接手在他人眼里的烫手山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