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朱棣的复杂与决定(第2页)
“皇上,我还没有说完,这次在大汉,我看见了太多与大明的不同,大汉的盛世,远超我们之前的想象。”
姚广孝话音落下,朱棣这才缓缓回过神来。
看向姚广孝,朱棣并没有出声,而是心头有些好奇。
他之前也是去过大汉的,虽然只是一个地方,但他也清楚大汉如今的一些情况。
虽然是有些超过他的预想,但也不至于像姚广孝说的远远超过。
随着姚广孝徐徐说来,朱棣认真的听着,神情逐渐开始变得凝重起来。
良久,姚广孝说完,神情依旧还有些震撼。
“皇上,如今你也知道了,大汉对我们的领先,不是某一方面的,而是全方面的领先。
那些新的机器,新的科技技术,如今仅仅只是靠一个火器局、铁器局,已经是不够了。
臣依旧相信我大明的人才远胜汉王大汉的人才,我们只是没有能够让他们发挥出来罢了。
还请皇上今后能够更加重视,不仅是火器、铁器方面,其他方方面面,都应该调集相应的人才进行研制。
除此之外,大汉实行的那些政策,如今大明的新政都还未全面推行开来,暂时还无法推行,但大明的新政,也应该变一变了。
不能在大汉的基础上进行删减,我们应该全面参照汉王大汉的实行情况而去做。
汉王的大汉已经证明了,这个新政是可行的,后续再配合其他政策,大明将来,也是可以达到大汉那般程度的。
皇上,下定决心吧,既然汉王不回来了,那我们就自己去做。
我如今虽然老了,活不了多久了,但只要还有一口气,我依旧可以负责这件事,将新政彻底推行下去。”
自从靖难成功以后,姚广孝也不记得已经有多少年了,多少年他没有这样请求过朱棣了。
他现在只希望大明也能尽快的向着大汉靠齐,大汉走出了一条与以往完全不同的道路,并且已经取得了成功,大明就应该尽快跟上才是。
朱棣闻言,却是摇头。
“这件事我暂时无法答应你,新政就按之前的推行,就已经可以了。
如果要全部按照老二的法子进行,你可知大明天下各地,有多少官绅?
若是全部处理,必然会让人心不稳,干涉太大。
不过你可以将小部分有罪的进行处理,也可以达到目的。
尤其是在大明,还有着众多藩王,我不能像当初建文那般去对他们。
当初建文那般削藩,引起了所有人的不满,现在我灭了建文,不能再走那条路了。
少师,你要清楚一点,老二大汉所实行的政策虽好,但大明与大汉,两者的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
适合在大汉实行的政策,在大明不一定适合,我们需要找到适合大明的,而不是什么都按照老二那里的来做。
推行新政,是为了让大明天下更加稳定,而不是让各地变得人心惶惶。”
朱棣只是答应了姚广孝一部分,但更多的还是拒绝了。
当初从朱高煦那里引进摊丁入亩,他将摊丁入亩进行适当的改变,就是因为这些原因。
朱高煦的大汉能够实行这个政策,是因为在扩张之时就可以将那些人全部解决,再进行重新分配。
但大明不行,他若是那样做,大明没有至少十年的时间,根本无法安稳下来。
数年动荡,大明承受不起那个损失。
哪怕就是大汉,当初如果朱高煦没有将那些人解决,换到如今,朱高煦想要实行那些政策,依旧会很难。
大明已经错过最佳的时间了,现在大明可以像那样做的,只有打下新的地方,就可以直接解决那些人,进行大汉那样的分配。
但现在的大明,在朱棣眼中,不行。
至少十年的时间,他等不及了,他也没有那么多时间了。
如今他都已经老了,他这个年纪,说不定哪天就没了,若是他不能将这些完成,难道还能指望朱高炽、朱瞻基去完成吗?
朱高炽与朱瞻基的性子,他太清楚了。
姚广孝闻言,也是一阵沉默。
其实他主要是想尝试,朱棣说的这些,他也清楚,甚至他也认同。
大明要真的完全按照大汉实行的政策去做,起码得杀上百万人,甚至都不止。
这样一通杀下来,地方之上,肯定是要出大问题的,那些百姓,极有可能被裹挟,那么到时真的杀下来,可能就是数百万人了。
这么多人,哪怕分摊到各地,都足以掀起不小的动乱了。
到时各地官吏都得瘫痪,大明天下,真要成为废墟了。
其实这些他也知道,但他还是想要去尝试尝试,毕竟大汉展现出来的盛世,他是真的希望大明也有啊。
虽然有些遗憾,但姚广孝也没有说什么,朱棣那句大明与大汉的情况不同,他是认同的。
而且朱棣已经让他可以处理一部分了,这已经足够。
这时朱棣的声音再度传来。
“除了这些,我也要再次准备北征了。
如今我年纪大了,这或许就是我最后一次北征,我这次要将瓦剌与鞑靼彻底打残,让他们在未来数十年之内,都无力南下。
虽然老二已经打到了瓦剌边上,但我是大明皇帝,不能什么都让老二做了。
我已经让太子在筹集物资了,一两年之后,就会开始。
等我北征回来,如果我还没有死,我会去老二的大汉看看。
你说的那些机器,会使用雷电却不会有事,还有火车,我也想要去开开眼界啊。”
北征,一直是他的心愿,而这也是他极为不想看见大明不稳的原因。
一旦大明天下各地不稳,他的北征也必然会被影响。
大明推行新政是好事,但在朱棣看来,不将瓦剌与鞑靼彻底打残,对大明的威胁太大了。
而一旦让瓦剌与鞑靼进入大明劫掠各地,那才是一切都完了。
更何况朱高煦之前打下如此之大的疆域,他不想被朱高煦彻底比了下去。
北征瓦剌与鞑靼,不仅是他一直以来,想要为大明解决边患的夙愿,也是他不想这样认输,大明的边患,他不需要朱高煦为他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