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齐心协力

车间里的空气像被压缩过的弹簧,紧绷得能听见彼此的心跳。

姜海棠将那片镍合金垫片放在工作台上,金属表面在灯光下泛着冷光,她指尖划过那些人为打磨的斜纹,突然抬头看向众人。

“y国人算准了我们没有替代零件,更破解不了他们的算法。但他们并不知道,我们华国人从来不会放弃。我相信,在我们共同努力下,一定能解决问题。”

“海棠,我们一起努力,一定可以!”顾昀笛语气坚定的说道。

这个国家,受制于外国那些所谓的专家已经很久了,如果这一次能够顺利解决,也算出了一口恶气。

“海棠,咱们纺织厂还有几位厂宝,或许,我们可以请来帮忙。”陆良辰忽然说道。

姜海棠一愣。

厂宝?

什么是厂宝?

姜海棠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问的。

“我们厂里有几位退休的老师傅,一位是当年给飞机发动机做过垫片的刘师傅,一位是机床能车出镜面精度的王师傅,还有一位研究材料力学的老专家李老师。”

姜海棠还真不知道,厂里有这么多的厉害人物。

一时之间,她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真的吗?他们现在能找到吗?”姜海棠的语气里带着惊喜。

“可以,我立即安排人请他们过来,不,我亲自去。海棠,你先和云老师商量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

姜海棠点头,她原本有六成把握能按时完成任务,现在,如果再能添这么几位,那就更有把握了。

“云老师,我们研究一下……”

姜海棠不耽误时间,立即拉着顾昀笛开始讨论起来。

黎景程几个人在一旁认真地听着,顺便将两个人讲到的重点记录梳理一下。

姜海棠抓起铅笔在图纸上划出条弧线:“我们需要三种替代件:主轴轴承座要重新加工,公差必须控制在0.03毫米以内;冷却油管接口的换用铬钒钢,抗磨损性能比原厂的黄铜件更好;最重要的是这个温控模块……”

她指尖重重敲在模拟绘制的曲线上。

“他们的补偿算法藏在三阶微分方程里,得用变分法反推参数。”

“微分方程?”段长河挠了挠头,手里的扳手差点掉地上,“那不是大学课本里的东西?我以前觉得这个没什么用,都没学明白。”

姜海棠当然没有想过让段长河和黎景程他们解决这个问题。

这两位虽然欧式大学毕业的,但毕竟是工农兵大学,学到的知识相对比较有限。

至于姜海棠自己,也只知道这个原理。

她的基础其实还不如黎景程和段长河,她属于临时补课类型选手。

要是真的让她将这些都弄出来,她真没自信,更不会自大到认为自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不过,作为曾经在大学里执教的教授,顾昀笛在这方面应该可以。

“云老师,这个能请您帮忙吗?这方面我有些薄弱!”

顾昀笛听姜海棠这么说,脸上不由划过一抹笑容。

“我还以为,你是无所不能的,原来也有不懂的啊!”

“是人就会有不足之处,我有很多不懂的。”

“所以得请云老师您帮忙。”姜海棠撕下张演算纸,飞快写下串公式,“顾师傅,您那边的精密车床能车削铬钒钢吗?硬度可能超标。”

顾昀笛接过图纸,眉头在眉心拧成个疙瘩:“普通车刀肯定不行,但我们刚到了批钨钢刀头,是给军工厂赶工剩下的。不过得连夜改刀架,不然走刀精度不够。”

他转身对带来的学生说:“小王,你去一趟机械厂,请示一下,把那台苏国产的老车床调出来,那玩意儿床身沉,抗震性比新的好!”

这边一系列的事情刚安排妥当,陆良辰已经带着一位老同志到了门口。

老同志拄着拐杖站在门口,军绿色的中山装袖口磨出了毛边,眼镜片后的眼睛却亮得惊人。

“海棠,这位是老专家李建东。”

“李老师您好。”姜海棠立即上前和李老打招呼。

“真没想到,我一把老骨头了,还有为厂子做贡献的时候,小姜啊,我知道,你是个很厉害的孩子,有什么需要我的地方,你不要客气,只管对我说。”

姜海棠能看出来,老同志说的是真心话,毕竟,老一辈人,为国家为集体和人民奉献的精神是毋庸置疑的。

姜海棠又将目前面临的困境说了一下。

“小姜说的微分方程,拿来我看看。”李老也不客气,直接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