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羊黄昏 作品

第165章,朱元璋:听朱允炆说话真他娘的困啊!

朱允炆的身影消失在奉天殿的门槛外,殿内的鎏金铜鹤香炉仍在袅袅吐着青烟,将朱元璋眼底的倦意氤氲得愈发明显。+衫_叶¨屋* _埂¨欣¢醉?全+

他撑着额头打了个哈欠,声线里带着刚从朱允炆那无聊的话语中抽离的滞涩:

“唉……好困,你觉得呢,标儿?”

朱标垂立在侧,神色也是尴尬异常。

方才朱允炆那套儒家教化理论还在耳畔回响,那些曾经烂熟于心的“君君臣臣”之道,此刻却像隔了层纱布般模糊。

他望着父亲鬓角新添的白发,喉头滚动着复杂的喟叹:

“父皇……我也是……”

话一出口,连他自己都惊讶几分。

昔日在经筵上听大儒讲学时,他从不会觉得困倦,可如今为何一听那些大道理就心生疲惫?

恍惚间,他又想起了李明。

不会吧?不会自己也被那个小混蛋给影响了吧?

难道说自己也已经同一个儒家学派的忠实拥趸变成了一个所谓的实事求是派吗?

这念头刚冒出来,他便暗自苦笑。

这未免也太可笑了,毕竟,别人的恩师可能只是一两个秀才,他身为大明朝的储君,师父可都是那些名家名门的大儒!

要是他都背叛了儒家,那李明这个实事求是派,未免也太过于恐怖了吧?

朱元璋没留意儿子的神色变幻,只觉腰背的酸胀愈发明显。

他揉着太阳穴,望着殿外愈发聒噪的蝉鸣,心中那股莫名的烦躁又涌了上来。

当皇帝这些年,从刀光剑影里夺下江山,又在权谋倾轧中稳固皇权,朱元璋觉得自己这一生完美极了。

可午夜梦回时,他偶尔也会盯着龙椅扶手雕刻的蟠龙纹路出神。

这九五之尊的位置,真的是世间最好的归宿吗?

朱元璋忽然想起上次在李明庄子里见到阿雄的场景:那小子光着脚在田埂上追着蝴蝶跑,裤腿上沾着泥点,脸上却笑出了鼻涕泡。

对比自己每天被朝服束得喘不过气,被奏折压得抬不起头,那份无拘无束的快乐简直像隔着一层琉璃。

能看到,却根本摸不到。

“唉……”

朱元璋重重叹了口气,仿佛要将胸腔里的郁气都吐出来:

“算了,明日陪我去一趟李家庄那儿吧。这几天怪想阿雄的,还有李明的火锅……好久都没吃了,怪想的。”

朱标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父亲已有段时日没主动提过去李家庄了,近来总被红薯推广、天花余波搅得焦头烂额,竟还惦记着那口麻辣鲜香的火锅?

但他随即释然,在李明那儿,父亲总能卸下帝王的重担,变回那个会跟阿雄抢糖吃的“老张”。

也许,父皇也累了吧?

“儿臣遵旨。¢墈^书+屋- /最+欣¨章~踕?庚^薪′快·”

他躬身应下,熟练的拿起桌子上的奏折,走向了内阁。

翌日清晨,奉天殿内的朝会按例进行。

户部尚书徐继业奏报了红薯试种的最新进展,虽仍有土地贫瘠、胥吏盘剥等难题,但各州府已开始严查贪腐,也许事情还有转机。

朱元璋听着奏报,指尖在龙椅扶手上轻轻敲击,直到所有事务都议毕,他才忽然开口:

“这次制服天花大疫,又有南北分科之策,清源县伯劳苦功高,内阁拟旨,送大宗正,让他加设一个奉国中尉的爵位。”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是一愣。

奉国中尉虽为宗室爵位中最低一等,却向来只授予有军功的皇族子弟,如今怎么给了一个清源县伯?

朱元璋仿佛没看见群臣的惊疑,淡淡补充道:

“只不过仪式什么的就免了吧,这位县伯很是慵懒,暂时先记在宗族氏谱上,俸禄按县伯标准一并存着。”

他刻意避开了李明的名字,只以“清源县伯”代称,但“双爵位”的消息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瞬间在朝堂激起涟漪。

宋濂站在文官队列中,心脏怦怦直跳。

清源县伯?那位神秘的小先生?

这怎么可能?

要知道,奉国中尉可是宗室爵位!不姓朱根本不可能拿到的!

等等……

宋濂忽然眼前一亮!

难道……那位屡次提出奇策的“小先生”……竟是皇家宗亲?

对了!这样一来,很多事情仿佛都已经说得通了!

宋濂脑中飞速运转,将那位小先生之前种种“不寻常”之处与宗室身份联系起来。

他说的话能够直达天听,甚至陛下对他信任有加,甚至可以说是言听计从!

他能够让陛下特意许他不用做官,仍然在外面逍遥快活!

他甚至还是一个小地主,又懂得种田又懂得治病!

这全都说得通了啊!

正因为是朱家的宗

亲,所以他说的话才能够直接让陛下听到!

陛下对他信任,当然也可以说得明白,因为这人本来就是远房的宗室,他为了大明尽心尽力,本就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且宗室一般也不当官,还有,远房的宗室,之前还没有爵位,那不就是一个地主吗?

至于懂得种田又懂得治病,这就更好说得通了!

毕竟老朱家那些没能力争抢皇位的宗亲们,都是十分的多才多艺嘛!

对对对!

必然是这样的!

宋濂一下子就把整条逻辑链全都贯通了起来!

能让陛下如此看重,能拿出红薯这般奇物,若真是隐藏身份的宗室子弟,似乎也说得通。¨衫*疤/墈¢书_旺\ ,勉′费+悦-读*

只是……

宋濂又微微皱起了眉头。

他虽然不怎么关心陛下的家事,但对于皇室中心还是稍微有点关注的,毕竟有不少孩子在他的手下念过书的,所以他对于老朱家的人基本还是很了解的。

可是越了解,宋濂此刻就越模糊。

不对啊……

没听说过谁家的小孩这么牛逼呀?

仔细一盘算,宋濂还真不知道这个神秘的清源县伯到底是谁!

他们老朱家还有这等的能人么?

按捺不住好奇,宋濂悄悄侧过身,用袖口掩着嘴,低声问身旁的李善长:

“李大人,这奉国中尉到底是陛下的哪个亲戚啊?”

话刚说完,便见李善长那张老脸黑得像锅底,嘴唇紧抿,连眼皮都没抬一下,仿佛没听见他的问话。

李善长心中却是惊涛骇浪。

他比谁都清楚,李明那小子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野路子”,跟宗室八竿子打不着。

他小李跟咱老李一样姓李,虽然不知道是大叶的还是小叶的,但肯定跟老朱家不是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