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朱棣:我离开这段时间,他又鼓捣出了什么惊世骇俗的成果?
朱元璋的手指死死的扣住了《三国演义》,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完¨夲!鰰¨占/ !追/最¨辛`蟑/踕.
他盯着李明,眼中翻涌着震惊与了然,仿佛第一次真正看清眼前这个年轻人的野心。
什么时候这么一个庸庸懒懒的小子,竟然开始想着这些事情了?
你说说你……
又不当官,又不是勋贵,更不是那些朝堂之上的老爷们,你天天想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的?
难道说真的只是为了大明的千秋万代吗?
朱元璋实在是想不明白。
“你小子……这当真是征服之霸道法门啊!”
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一种难以置信的颤音:
“效仿孔子传经布道,周游列国教化万民?可你这法子比老孔狠多了^人家用嘴皮子,你用话本子里的刀枪剑戟!”
李明耸耸肩,端起桌上的茶碗慢条斯理地抿了一口:
“老爷您这话可说到点子上了。从外表上来看,咱这一套确实是跟当年孔老夫子的那一套没什么大区别,但是真要深究起来还是有所不同的!”
朱元璋微微皱眉:
“这话又是什么意思?”
“孔子周游列国靠的是仁义道德,咱这法子得配上组合拳!文化是软刀子,先割开他们的精神防线;军队是硬斧头,再劈开他们的疆土壁垒。您瞧瞧这《三国演义》,关羽的忠义、诸葛亮的谋略,哪一样不是咱汉家文化的精髓?番邦小国的人读了,先佩服咱的英雄,再向往咱的道理,最后自然就觉得自家的主子不那么顺眼了。”
说到这,李明耸了耸肩膀:
“别的不说,就说您吧,如果让您自己来选,您愿意自己的皇帝是我李明,还是愿意自己的皇帝是刘玄德呢?”
这话虽然说有点大不敬,但是想想李明这懒蛋连官儿都不愿意当,怎么可能又会当皇帝呢?
朱元璋脸皮顿时一抽抽,纯当自己听到了一个笑话:
“那自然是他刘玄德。!咸?鱼/墈\书? ¢首·发+”
“对咯!那些番邦小国的人跟你想的是一模一样的,而到时候我们只需要在宣传汉家正统在大明,大明天子就有当年昭烈遗风,到时候,甚至都不用咱们大军压上去,他们自己就会造反然后归顺我们了!”
李明得意洋洋:
“这就叫做不战而屈人之兵,上之上也!”
得。
虽然说昭烈帝没有来得及复兴,还是有那么一点点晦气,但他的仁德之风确实是让朱元璋也不得不佩服。
更何况,这本三国演义之中的昭烈帝要比那些史书上的昭烈帝来的更加的生动,更加的伟岸。
咱就算你小子夸咱了吧……
“可为何偏要用话本小说?”
朱元璋捻着胡须,眉头又皱了起来:
“你要是写得文雅些,用经史子集去教化,岂不更显咱天朝上国的风范?”
“哎哟我的老爷!”
李明差点被茶水呛到,放下茶碗无奈地摆手:
“咱能不能不要天天用这种外行人的思路来指导内行啊?我跟你讲,做实事的最怕就遇到你们这种领导!分明什么都不懂,还非得要显示一番自己能耐大,出点馊主意!”
“不是,咱这话怎么就馊主意了呢?”
朱元璋两眼一抹黑:
“咱说的可都是真心话啊,你要是想给那些番邦小国介绍一下咱们大明的情况,那必然还得用咱们大明那些真正文雅的文字来啊!”
“得得得……我算是看明白了,您这大字不认得一箩筐,还倒是教育起我来了……”
李明叹了口气,无奈的说道:
“您想想,教化番邦,要是之乎者也拽一箩筐,人家看得懂吗?先得让人喜欢看,才能琢磨出里面的道理。/齐`盛`暁_税~惘! `追¨罪~歆′漳·結¨就好比您跟人讲道理,人家要是连听都不听,那道理再好也是白搭啊!”
说到这里李明又喝了一口茶水,慢条斯理的说道:
“这也是为什么在这本小说之中,我写的这些人物如此的形象,如此的具体,甚至有些时候还会描写他们的心理!因为这样一来才能够让这些人物更加的生动形象和立体!这个话本小说里有英雄好汉、有奇谋诡计,老百姓爱看,商人爱传,这才能像种子一样撒到番邦去。您要是硬塞一本《论语》给他们,人家说不定当场就着茶水睡着了,那才叫对牛弹琴呢!”
他顿了顿,指着书中关羽横刀立马的插画:
“您看这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靠的是武力吗?当然靠武力……但更是靠忠义!这忠义二字,就是咱汉文化的根。番邦人看了这故事,就算学去了打仗的法子,也得先掂量掂量……咱汉人不光能打,还占着道义的制高点,他们害怕咱们汉人每一个人都有当年关二爷的忠义!等他们心里先服了软,咱的军队再开过去,那才叫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