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羊黄昏 作品

第142章,李文忠:忠!诚!

装束简朴的马车碾过御道的青石板,哒哒哒的车轮声在寂静的宫城里显得格格不入。′鑫!丸`夲\榊`栈* ,已¨发′布?罪·辛¢章`踕?

就算是皇族,有这个资格的也不多,两旁伶俐的小太监赶紧退到两边,让开主路。

马车上,夏天明怀中紧抱着《赤足大夫手册》的副本,指腹反复摩挲着扉页上那朵歪歪扭扭的向日葵。

那是李明随手画下的,此刻在昏暗的车厢里,竟像是一团跳动的火苗。

这书,就是他的火种,就是这数千万大明百姓的火种啊……

“老夏头,手别抖。”

朱元璋斜倚在软垫上,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还是说你岁数真的就已经这么大了?你要是撑不住,咱到太医院再去找个年轻的来替你抄,”

夏天明喉头滚动,连连摆手,他死死地抱着怀中的这本书,似乎这书就像是他刚刚出世的重孙子一般:

“陛下放心,老臣虽然年迈,但愿意为陛下效犬马之劳,更何况,这等幸事,老臣……老臣还舍不得给别人呢!”

行医四十年,他从未想过医道能以如此粗粝却又直击人心的方式存在,这种好事儿,当然不能让给那些年轻的后生!

马车在武英殿门前停下。

朱元璋下车时,瞥见夏天明仍将册子护在胸口,像护着什么稀世珍宝,不由得哑然失笑:

“行了行了,咱就跟你说个笑话,不用怕咱真把这活分给别人,都是你的!回去先休息好了再干吧!”

“是是是,老臣告退。”

“额……先别急,书先给咱用一下。”

夏天明呆愣愣的看着朱元璋。

不是,哥们。

前脚你说完不抢,后脚就要拿走啊?

朱元璋赶紧解释:

“哎呀,不抢!咱拿给标儿看看,他还没看过呢!”

站在马车旁的朱标不由得一愣。

他这一路上充当了车夫,在李家庄又陪着阿雄玩了好一会儿,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眼下见到夏老头如此的不舍,朱标也有些好奇了起来。

……

殿内早已烛火通明,朱标一进门就赶紧吩咐小太监:

“熄了,父皇今日忙了一天了,该休息了。点这么多蜡烛干什么?浪费”

朱元璋摆摆手,径直走到书案前,将那本《赤足大夫手册》“啪”地一声拍在桌上:

“不急不急,咱还不困,还有事儿要干呢!标儿,你且看看这个!”

朱标疑惑地拿起册子,只见封面用朱砂笔写着“赤足大夫手册”六个大字,笔锋稚嫩,倒像是孩童涂鸦。_k?a.n?s_h`u,p¨u\.*c~o·m¨

看到这,朱标不由的摇了摇头。

这是什么?

难道是阿雄的游戏之作么?可如果真是阿雄写的,为什么他自己不是说反倒是需要让父皇来告诉朱标呢?

这么想着,他翻开一页,仅仅只是看了一眼,朱标的瞳孔就骤然收缩。

泛黄的宣纸上,朱笔绘制着一个袒胸露腹的娃娃,胳膊上红点累累,旁边配着一头牛的简笔画,牛蹄旁写着“牛痘”二字。

这就是李明说过的牛痘之法啊!

再翻几页,简易的伤口包扎图示、用明矾净水的步骤、辨认有毒草药的对比图……

每张图旁都配有极简短的说明,通俗易懂到了极致。

“这……”

朱标手指微微颤抖:

“父皇,这是何书?如此……如此……”

朱标很想说离经叛道,但是在一想夏天明当初抱着这本医书那么一副珍重的样子,他又说不出口来。

他饱读诗书,虽然对于医学不怎么精通,但是一些简单的医书还是曾涉猎。

只是这一辈子,朱标都没见过这么离奇的书!

这……这还是给大夫看的嘛?

“是不是觉得这本书有点不像你平时所看的那种书啊?”

朱元璋靠在椅背上,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你且仔细看看,那牛痘的图示,那净水的法子,还有那治疗腹泻的黄连用法……都是些伸手就能拿到的东西,都是些老百姓一看就懂的道理!”

朱标忽然眼前一亮!

对!

从刚才开始,他看到这本书就一直有种奇怪的感觉,但是他又说不出来。

朱元璋这一句话,直接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这本书根本就不是用来给大夫们看的!

就是给老百姓看的!

朱标极为聪慧,联想到之前他们推广牛痘之法所遇到的那些困难,他一下子就反应过来这本书的目的所在!

想到这,他惊愕的抬起头看向朱元璋:

“所以,这……这就是父皇对于牛痘的解决之法么?这书是从李明那里拿来的?”

“没错!”

朱元璋重重点头:

“李明那小子说,这叫‘开启民智’。¨6¢1!墈`书*网- +芜,错_内^容?老百姓不是不愿种牛痘,是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种,是咱们没把道理说明白!你看这册子,哪怕是目不识丁的农夫,看了图也知道是把痘浆种进胳膊里,哪还会怕?哪还会当成妖法?”

朱标缓缓坐下,目光再次落在册子上。

他忽然想起孟子说的“民为贵”,想起荀子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可那些道理都太宏大、太抽象,远不如这册子上的图画来得真切。

原来让百姓“知道”,比让他们“服从”重要得多;原来真正的“仁政”,不是高高在上的恩赐,而是俯下身去,告诉他们如何自救。

“怪不得,怪不得……怪不得李明那小子能够想出来这么好用的牛痘之法,原来他也是看了别人的书啊……只是,这是哪位大医者写的?”

朱标忍不住问道,语气中带着敬仰:

“如此奇才,当奉为国士!若是这医者还活着,一定要请到咱们太医院里面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