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羊黄昏 作品

第140章,《赤足大夫手册》(第2页)

这可真是救治无数百姓的神书啊!

原来医道不该是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而该是能塞进农夫粗布口袋里的一张纸、一幅画。

“先生……”

夏天明的声音突然哽咽:

“此等神书,当真是救万民于水火!老朽行医半生,竟不知医道还能如此……如此贴近百姓!”

朱元璋吓了一跳:

“老夏头你这是咋了?冷不丁的忽然之间哭啥?不就是本破书么,你至于……”

“诶呀,老爷你不懂啊!”

夏天明抬起头,老泪纵横,皱纹里都沾着尘土,此刻的他也顾不上什么尊敬不尊敬了,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道:

“自古以来的医书,哪一本不是用晦涩医理堆砌?寻常百姓别说看懂,连摸都摸不着!可这书……”

他举起《赤足大夫手册》,阳光穿过纸页,将那些稚拙的图画映在他沟壑纵横的脸上:

“这书让目不识丁的农夫都能学会治小病,让妇人都能看懂种牛痘!老朽当年在疫区,眼睁睁看着孩童因没钱请大夫病死在茅屋里,要是早有这书……早有这书……”

他说不下去了,整个人剧烈咳嗽起来,佝偻的背影像棵被狂风折断的枯树。

朱元璋看着他颤抖的肩膀,忽然想起初见夏天明时,这个老头当时就已经头发花白,人影干瘦。

他穿着洗得发白的医袍,在疫区背着药箱挨家挨户救人,脸上沾着脓血却笑得比谁都亮堂。

那个时候的老夏头,仿佛永远都不会倒下。

此刻他却像被抽走了脊梁,只剩下满心的震撼与愧疚。

“老夏,你先别哭,咱好好说话。”

朱元璋伸手搀住他的胳膊,触手一片冰凉,这才惊觉这个跟了自己二十年的老大夫,竟已这般苍老:

“这书真有这么神?”

不是咱老朱怀疑李明,实在是咱老朱……咱老朱不懂这玩意啊……

当年但凡大元朝的皇帝当个人,咱不被逼到造反的话,说不定还能够当个大夫。

“一开始老朽也只是以为老百姓根本不知道朝廷的好心,所以才不愿意接受这牛痘法,可是看到了李先生的书,老朽才明白,并非如此,并非如此啊!”

夏天明用袖口胡乱抹了把脸,眼中却燃起炽热的光:

“不是百姓不知道朝廷的好心,而是咱们这当朝廷的根本没有将心比心!”

将心比心?

朱元璋有点蒙蔽:

“你给咱仔细说说,你这是悟出来啥道理了?”

“其实说起来倒也简单,就是咱们根本就不知道老百姓们的苦啊!大明百姓六千万,读书者又有几人?咱们就算是把告示发下去,他们也根本不懂得!可是这位小李先生却早早就已经懂得了这个道理,所以这本书,是完完全全为老百姓精心准备的!”

说到这,夏天边似乎还生怕朱元璋不信,特意的翻开其中一页:

“您看这图上的净水法——只需半勺明矾撒进井里,就能让一村人少得腹泻,他甚至还画出来了明矾的样子,生怕老百姓认错,可咱大明朝的医书之中却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写过这种东西!不干不净的东西,吃喝肯定会出现问题,那些写书之人不知道吗?不!他们知道,只是他们根本无法想象,我们大明朝还有老百姓喝不上干净的水啊!”

他猛地抓住李明的手腕,力气大得让青年都吃了一惊:

“先生这书,是把医道掰碎了揉烂了,喂到百姓嘴里啊!就说这牛痘的图示,连三岁小儿都能看出是把痘浆种进胳膊里,百姓亲眼见了图,哪还会怕?哪还会当成妖法?”

李明被他说得有点不好意思,挠了挠头:

“我就是嫌解释麻烦,画画多省事。再说了,老百姓过日子,哪需要懂那么多医理?能救命就行呗。”

“能救命就行……”夏天明喃喃重复,忽然又笑又哭起来,“老朽真是愚钝啊!行医四十年,竟不如一个少年郎看得通透!什么医学典籍,什么名医风骨,在‘能救命’这三个字面前,统统都是狗屁!”

朱元璋看着眼前癫狂的老大夫,一时间有点茫然。

老夏头……

你这反应,未免也太夸张了点吧?

这书真的有这么神奇?

他低下头去,翻动起来这本小册子,可越是翻动,他就越是心

惊。

他想起自己当年做乞丐时,浑身长疮却连碗热粥都喝不上,只能在破庙里等死。

他想起马皇后生朱标时,稳婆用生锈的剪刀断脐,差点母子俱亡。

他想起当初徐达身上十多处伤口,烧了三天都没有退下来,在鬼门关待了足足三天才回来……

而这些简单的治疗方法,早早就已经写在这本书中了!

如果当时有这么一本“破书”,该有多少人能活下来?

而就在朱元璋愣神的这个功夫,刚才还在又哭又笑的夏天明,忽然之间回过神来。

只见这老头神情严肃地整了整衣衫,擦了擦眼泪,径直朝着李明五体投地的大跪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