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羊黄昏 作品

第126章,天灾人祸(第2页)

他读到“孩童十死六七”时,喉结滚动了一下。

当年他的大儿朱雄英“病逝”的惨状仿佛又在眼前。

虽然儿子现在没有啥事了,可是当年那件事,却是也是因为天花而起,不是天花的话,儿子当年也不会喝下那碗药,不喝下那碗药的话,儿子当时也不会……

他轻声道:“爹,是否要再急调太医院……”

“太医院那些庸医,顶个屁用!”

朱元璋一拳捶在龙案上,震得茶盏叮当乱响:

“当年他们连雄英都救不回来!”

话一出口,他猛地顿住,眼底翻涌起浑浊的痛楚。

半晌,他颓然坐回椅中,嗓音沙哑:

“就依你,再从太医院紧急调一批御医过去,连同药材棉布银针,全都配发好了,绝对不能再让孩子出事了,天花这种东西大人得了说不定还能扛得过去,要是孩子得了,基本上是十不存一啊!出现了这种程度的疫情,今年湖广的粮税基本上是不用想了,告知湖广通政使司,免了今年的夏税,秋税减半,冬天也要做好抗饥荒的任务,从江苏浙江,紧急加拨二十艘粮船,不要让湖广再出乱子!粮船不要直接交接,让他们把粮食送到地方就直接走旱路回去!”

朱标微微颔首,坐在一旁的书案之前提起毛笔一挥而就,一份热腾腾的圣旨这就出炉了。

朱元璋简单的扫过了两眼,便直接盖上了自己的大印,随后甩给了一旁的小太监:

“交给内阁,让他们分发六部执行,顺便发一份口谕给陈文远,宋治安和魏明,告诉他们,这件事办不好,以后就……就留在湖广给咱种地吧,再也不用回中枢了!”

等到小太监接了圣旨,急匆匆朝着内阁跑去,朱元璋这才像是松了一口气一样,颓丧的坐在了椅子上:

“偏偏这个时候,偏偏这个时候……朝中还有这么多事情,湖广又出这么大乱子,标儿啊,难道咱真的要像是当年的汉武帝一样,下一道罪己诏,才能够让老天爷不要再这么生气了吗?朝廷之中已经又有了贪污腐败的苗头,咱才刚刚杀了前一批多久,他们这些人竟然又大胆到了这种地步!锦衣卫调查沿海走私,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出来,至于你之前跟咱商量的那个东厂……”

说到这,朱元璋无奈的闭上了眼睛:

“都是麻烦事儿啊……”

朱标皱了皱眉头:

“父皇,还请稍安勿躁!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下罪己诏,并不能够让老天爷收回这场灾祸,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尽人事知天命,儿臣相信,只要我们调度有方,就算是这次湖广灾情再大,我们也能够控制得住,也能够让老百姓活得下去!至于贪污腐败,历朝历代都有这个问题,咱们大明也不能够避免,我们能做的还是尽可能的监督好,不要让这些官员们太过分,而锦衣卫和东厂那边……”

说到这个话题,朱标明显是有些犹豫了起来,他思考了许久之后才缓缓说道:

“这两件事情,儿臣也真的是没什么好办法,锦衣卫办事不力,可也不能够全怪他们,毕竟他们,每个人也有自己的忧虑,不是说凭着一腔热血就能够把事情办好的,这种事情还是应该交给东厂,可东厂主办人的那个人选,儿臣也着实是有点……有点……”

听到朱标如此条理清晰地帮自己梳理了一下眼下朝堂之中的情况,朱元璋只觉得心中舒服了许多。

没事,就算是天塌了也没事,咱的好大儿还是顶用的。

之前咱最大的顾虑就是儿子不能扛事儿,现在好了,咱这标儿,面对这么复杂的情况,还能够如此冷静,以后必然是一个好皇帝!

而且,以后还有阿雄呢!

想到阿雄,就想到了李明。

朱元璋忽然之间轻松了许多,他呵呵一笑:

“没事,你不用想了,收拾收拾东西吧,这种麻烦事情既然咱处理不了,就让那个小兔崽子去想办法!包括天花包括贪腐,大不了咱再多给他点钱嘛!”

一听到多给钱,朱标顿时就明白朱元璋想去找谁了,他也轻松了许多:

“父皇所言极是,儿臣这就去收拾……”

还没等朱标这边话说完,却见李文忠匆匆入殿禀报:

“陛下,五军都督府已按您的吩咐增派了赈灾兵……”

他话未说完,朱元璋突然眉头一挑,打断道:

“文忠啊,那边已经处理了,你先等会再说

,你……你多久没见你儿子了?”

李文忠一愣,眼眶倏地红了:

“自打他……他,去了那李家庄,臣除了跟陛下一起见过一次,还从来没有自己……”

“好啦好啦,别掉马尿!走!”朱元璋起身拍了拍他肩膀,“跟咱一起去瞧瞧吧!老规矩,把你这一身的朝服先换了吧!”

李文忠大喜过望:

“是是是!陛下,臣谢主隆恩,臣这就去!这就去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