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李善长:又是这缺德到冒烟的小地主出的主意!(第2页)
大学士宋濂站在队列中,看着这几个跪倒下去的文官,低头不语,眼中却闪过一丝诧异。
他也已经察觉出来了,今天的陛下确实是有点不太对劲。
嘴利索了好多啊!
之前文官们反对,陛下可是直接开始揪着九族开骂的!
虽然骂的很痛快,可是到最后没什么道理,终究还是要被文官们给压制住。
今天却不一样了。
他偷偷瞥了一眼身旁的李善长,发现这位新任的首辅大人也是眉头紧锁,嘴角微微抽搐,似乎对朱元璋的话并不意外,却又无可奈何。
尤其是李善长时不时瞅向陛下的那眼神,那眼神分明就是看透了什么,但是却又什么办法也没有的眼神啊……
宋濂忍不住咳嗽几声,低声问道:
“咳咳咳,李兄,李兄?陛下今日之言,似乎……颇有章法啊?”
李善长冷哼一声,压低声音道:
“别多嘴,听命吧……”
听命?
宋濂皱了皱眉头:
“李兄,你这是什么意思?你是咱们文官之首,虽然眼下没了丞相,可你终究还是咱们的领头羊啊,陛下此举分明是要在文官身上切肉,你不说话谁说话?”
李善长叹了口气:
“老宋,看在多年交情的份上,我劝你一句,这时候别冒头,因为陛下早就已经准备好了更多的话了!你要是敢开牙,陛下必然会再来一番这种诛心之论,这种狂风暴雨,谁爱招惹谁招惹,咱是一点也不碰!”
宋濂看着一反常态的李善长越发觉得不对劲。
太古怪了!
怎么好像……好像是李善长知道点什么一样?
宋濂眉头一皱:
“李兄,你……你不会是知道些什么吧?”
李善长连连摇头:
“咱啥都不知道,啥都不知道,你什么都不要说!”
宋濂恍然大悟:
“果然!李兄你知道点什么!这种主意必然不是陛下自己想出来的,肯定是有人教他!甚至连话都已经想好了,对不对?我猜的对不对?”
李善长赶紧往旁边挪了两步:
“你找死无所谓,别把血溅在我身上!咱老李啥都不知道!”
看到李善长这番反应,宋濂觉得越发对了,他猛然直接回过神来:
“对了,之前那几个国策改革的主意,不就是那什么高雅之士出的么?难道说今天也是?老李?老李?”
宋濂一回头,却发现李善长已经站了出来!
他还以为李善长终于要说点什么了,可是万万没有想到李善长竟然扑通一声,直接跪倒在朱元璋面前,大声呼喊:
“臣李善长贺喜陛下又得一辅国良策!臣为陛下贺!”
啊?
老李啊老李,你怎么先投降了?
此刻不仅仅是宋濂看向李善长的眼神古怪,甚至就连一旁的户部尚书徐继业也是一脸的古怪。
他奶奶的,老李你咋回事?
你咋把咱老徐的活儿给抢了?
算了算了,第二就第二吧,第二也不是不能……
紧接着,宋濂也站出来:
“老臣为陛下贺!”
艹。
他妈的,拍马屁还插队嘛?
徐继业不敢再等了,赶紧站出来:
“臣为陛下贺!”
李善长成为带投大哥,一众文臣也只能无奈低头,一个个为朱元璋贺喜。
此时,武将队列中已是一片欢腾。
蓝玉第一个跳出来,高声道:
“陛下圣明!武人也是人,凭什么文官能靠科举步步高升,我们就只能靠军功?如今陛下开武科,末将第一个支持!”
徐达也出列拱手,语气诚恳:
“陛下此举,实乃老成谋国之道。武将若无晋升之途,边疆谁去镇守?敌人谁去抵御?臣代天下武人,谢陛下隆恩!”
其他武将纷纷跪下,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震得殿梁都在颤动。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心中暗爽不已。
用李明的话喷人,果然痛快!
他瞥了一眼文臣们铁青的脸色,更是觉得畅快淋漓。
“此事就这么定了,”朱元璋一锤定音,“具体细则嘛……”
朱元璋看向刚刚第一个站出来给咱老朱贺喜的李善长:
“由内阁首辅李善长负责拟定。”
这种招惹人的烂活,不归你归谁啊?
李善长顿时一脸苦相。
他妈的,李明这缺德地主,跟文臣有仇啊!
你能不能不要再出这种馊主意了?
天天招惹这些文臣,最后得罪人的活还得咱老李干!
好事轮不到我,这种得罪
人的差事全甩给我!
陛下啊陛下,您就这么有了新欢忘了旧爱嘛?
宋濂见他表情精彩,忍不住又低声调侃:
“李兄,看来陛下对你颇为器重啊。”
李善长瞪了他一眼,没好气道:
“器重个屁!这差事谁爱干谁干!”
宋濂哈哈大笑,拍了拍他的肩膀:
“李兄莫恼,改革虽有阻力,但于国于民有利,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