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舒展P 作品

第580章 局 :时间感知异常

(作者:向阳舒展)

1978 年盛夏,蝉鸣在 749 局基地的防空洞外此起彼伏,洞内却一片肃静。乾峃昇的手指划过一份加急电报,眉头越皱越紧。电报来自西北某小城,当地民众联名上报,称有多人出现 “时间错乱” 的诡异症状:有人感觉十分钟的车程竟持续了数小时;有人反复经历同一天,连街边小贩的叫卖声都分毫不差。“召集核心成员,三小时后开会。” 乾峃昇放下电报,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

会议室内,林昭远将收集到的数十份案例资料铺满长桌。泛黄的纸上,字迹或工整或潦草,却都诉说着相似的荒诞。“纺织厂女工王晓梅的记录最具代表性,” 他推了推眼镜,抽出一份报告,“她在操作机器时,突然感觉时间变慢,飞转的纱锭像电影慢镜头,甚至能看清空气中悬浮的尘埃轨迹。等恢复正常,发现实际只过去了半分钟。”

周启铭转动着手中的原子钟模型,目光锐利:“我们需要最精密的时间测量设备,还要设计严谨的实验流程。” 他的提议得到一致认同。三天后,一支由苏晴、李砚秋带队的研究小组奔赴西北,车载实验室里,高精度原子钟、脑电波监测仪和眼动追踪器一应俱全。

在当地医院的隔离病房,他们见到了首位受试者 —— 大学生张明。“那是场噩梦,” 张明脸色苍白,“我被困在周三下午三点,无论做什么,时间一到就会重置。连续循环了七次后,我甚至能提前背出同学们的对话。” 苏晴立刻为他连接上各种监测设备,周启铭则启动了原子钟,精确到纳秒级的时间记录开始运转。

实验中,张明被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拼图任务。当他全神贯注时,脑电波监测屏上的 β 波异常活跃,而他突然抬头:“时间又变慢了!” 可原子钟显示,时间流速并未改变。李砚秋在一旁记录:“主观时间感知与客观时间出现偏差,可能与注意力高度集中有关。”

然而,随着研究深入,更多无法解释的现象出现了。退休教师陈淑芬声称能 “预知” 下一分钟发生的事,她在实验中准确说出了研究人员尚未决定的测试内容。周启铭反复检查设备,排除了泄密可能:“她在描述未来事件时,大脑海马体和前额叶的协同活动强度是常人的三倍,但这就能解释时间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