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吾虽年迈,箭矢犹锋
入夜时分,
城外黑甲军大营。
陆沉舟望着北魏的地图忧心忡忡。
这些年来,他不在朝堂中斡旋。
而是留给了白行简和王云裳去管。
他很清楚,术业有专攻。
连八个人的三国杀都玩不明白。
还去掺乎朝廷的事做什么。
只要掌握军事力量,那才是真正的王道。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他必须把地基打好才行。
周边四个王朝在他有生之年。
必须统一或者是完全消灭。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只是眼下的大汉刚刚恢复太平。
贸然开战引起动荡。
陆沉舟秉持不开第一枪的原则。
静观其变。
可北魏不但不收敛,反而变本加厉。
这要是再不反抗。
那么大汉就会被人认为软弱可欺。
只有在完全的实力面前。
才配谈起和平二字。
北魏,南唐,西晋,东秦。
三年时间,必须荡平。
跟几位老部下商议了一下行军路线。
这才沉沉睡去。
天空泛起微白。
王大的炊饼摊子刚支起来。
炭火盆里跳动着几点橙红的光,烘烤着面饼的麦香。
这香气懒洋洋地弥漫开。
王五搓着冻得发红的手,打了个哈欠,眼皮子耷拉着。
准备迎接又一个平淡的清晨。
“号外,号外。”
“陆将军出征了!”
买报的小孩挥着报纸沿街叫卖。
他们都是在灾难中失去亲人的孤儿。
除了在学校上课之外,就是做一些兼职赚点外快。
“小哥!给我来一份。”
王大掏出零钱买了一份。
望着上面的屠城......
打得一拳开......等字样。
不禁眼含热泪。
将军已经老了啊!
为了他们这群百姓,又要奔赴沙场。
一股青烟带着焦糊味儿猛地窜起。
“哎哟我的饼!”
王五猛地回神,手忙脚乱地去翻开糊饼。
“黑甲军!”
不知是谁在附近巷口嘶哑地吼了一嗓子。
瞬间,长安的清晨被彻底搅翻了。
“帅旗!”
“老天爷!将军真亲自挂帅了!”
“在北门!”
王大顾不得那点冒烟的炊饼。
踉踉跄跄地向北城方向挤去,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在疯狂地呐喊。
我要亲自送一送陆将军。
紧闭的门窗被猛地推开,发出噼里啪啦的乱响。
睡眼惺忪的人们涌到街上。
男人们胡乱披着外衫,趿拉着鞋子。
女人们只来得及裹紧头巾,抱着或牵着懵懂的孩子......
人潮像决堤的洪水,呼啦啦地朝着北城涌去。
无数种声音骤然炸开,汇成一片鼎沸的喧嚣。
连那厚重的浓雾,似乎都被这声浪冲得稀薄了几分。
城西,长安城那巨大得如同巨兽咽喉的关门。
在沉闷而令人心悸的轧轧声中,被缓缓推开。
摩擦的声响刺耳悠长。
门洞深处,浓得化不开的黑暗被一点点撕开。
首先刺破黑暗的,是一点寒芒。
紧接着,无数点寒芒汇聚成片。
如同冰河解冻。
涌动的碎冰闪烁着致命的冷光。
那是黑甲军。
漆黑的铁甲覆盖全身。
只露出一双双眼睛。
冰冷、锐利,不带丝毫人间烟火气。
他们排着紧密森严的方阵。
随着统一的号令,迈着沉重而整齐的步伐踏出关门。
军阵中央。
一面巨大的红色帅旗被高高擎起。
旗面在晨风与浓雾中猎猎翻卷。
“黑甲威武!”
“陆帅威武!”
“杀!杀光北魏狗!”
呼喊声如同被点燃的干柴。
随即汇成排山倒海的狂潮。
无数手臂拼命向上挥舞着,脸庞因为充血而涨得通红。
朱雀大街东段。
靠近皇城的酒楼,此刻成了最好的观礼台。
二楼临街的雅间早已被挤得水泄不通。
窗户洞开,一张张或矜持或激动的面孔探出来。
靠近窗边的一张八仙桌旁。
围坐着几个身着绸衫、明显是读书人模样的青年。
他们不像楼下街面上的百姓那般忘形嘶吼。
却也个个面色潮红,呼吸急促,紧盯着那缓缓行来的黑甲军阵。
“快看!帅旗!陆大帅出来了!”
一个瘦高的书生猛地指着下方,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众人目光齐刷刷聚焦。
帅旗之下,一匹神骏异常的黑色战马当先行来。
马背上端坐一人,身形不算魁梧雄壮,却是让人心生崇拜。
“大丈夫当如是!”
一个胖书生抚掌赞叹,眼中满是崇敬。
“此等威仪,真乃国之柱石!社稷干城!”
“何止是柱石?”
另一个面容清癯、眼神锐利的书生接口道。
他正是这群人中最富才名的柳明诚。
他铺开随身携带的画纸,提起狼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饱蘸浓墨,手腕悬空。
目光灼灼地追随着那缓缓前行的黑色身影。
仿佛要将那气势入木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