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兵马大元帅(第2页)

总的来说。

元帅副元帅大将军

将军

副将

偏将校尉

都尉

基层军官(百夫长等)士兵。

大摆宴席庆祝过后,其余人日常募兵训练。

李四郎则是按照吩咐,开启水路探查。

自从草原之战后,陆沉舟就意识到了。

这个世界不止大明。

根据突厥的商人说,在北部林立着诸多跟中原一样的封建王国。

以防将来面对更强大的敌人,陆沉舟只好未雨绸缪枕戈待旦。

现在打下洛阳也没用,那些世家该如何还是如何。

急不得一时,只能徐徐图之。

王知白这几日差点沉迷在庆阳的繁华之中。

他现在有点明白。

为什么陆沉舟不愿意去洛阳。

王都跟这里相比,那简直是差太多了。

不过姐姐的命令他不能违抗。

一边探查的同时,一边把所见所闻传回洛阳。

贾三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的事情早在预料之中。

城外军事营地,王知白走到一处校场。

听着里面的动静,不由得眺望窥视。

但无奈身高问题,只能装模作样摆起副元帅的架子。

刚想大摇大摆地走进去的他,马上被士兵拦住,

“军事重地,闲杂人等不得入内!”

闲杂人等?

说我?

王知白挺直了腰杆,大声喝道:

“你不认得我?我可是陛下圣旨钦封的副元帅!”

小兵抠了抠耳朵,白了他一眼。

“黑甲军不服圣旨,只认帅令。”

“再哔哔老子一刀剁了你!”

当啷。

附近值班的士兵全部围了上来。

吓得王知白一屁股跌倒在地。

穷山恶水出刁民。

这话果然一点不假。

早知道他才来当这什么劳什子副元帅。

姐姐,你可害苦我了。

就在闭眼之后,如期的痛感并没有传来。

睁眼一看,小兵们只是站在岗位上,不屑地注视着他。

王知白知道自己威严全无,只能悻悻地离开了此地。

这么多天来没一个人正眼看他。

自己不就是偷偷传递一些情报吗?

又不是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

你们这群混蛋。

等陛下权力稳固了,小爷我非要你们好看不可。

气鼓鼓的王知白离开军营,往着勾栏方向走去。

只有软玉的温香才能抚慰受伤的心灵。

半个月后,他也想通了。

反正自己没本事。

吉祥物就吉祥物吧,只要自己不进入军事重地。

别的士兵都懒得管他。

某日黄昏。

巡查治安的他正准备前往勾栏,就收到了众将议事的消息。

王知白心头一紧,不是找他算账的吧?

本想溜之大吉,无奈士兵严加看管,只能硬着头皮回营。

中军大帐,霍虎等人豹头环眼地盯着他。

恨不得当场就把他弄死。

“大帅,各位将军。”

他缩着脖子喊了一声,自顾自地,找了熟悉的偏僻角落坐着。

“王副帅,你既然是副元帅,就应该以身作则。”

陆沉舟背对着帐门,岳峙渊渟立在巨大的舆图前,冷冷说道:

“整日流连烟花之地,让军营的将士如何看你。”

“令行禁止军令如山,这个道理你不懂吗?”

王知白咽了咽了口水,只觉得脖子有些凉意。

“大帅,我再也不敢了。”

他惹不起陆沉舟,表面上根本不敢有什么不满的态度。

这位爷,那是真敢杀他!

“看在陛下的面子上。”

陆沉舟转身看向他:

“活罪难逃,下次送往洛阳的奏折,你知道怎么写。”

王知白不敢直视,当下低着脑袋回应。

“卑职一定如数记事,呈递上去。”

众人冷哼了一声。

你哪怕是个虚职的副元帅,也得做个样子吧!

一叶落知天下秋。

就你这样,王都的官员也好不到哪里去。

“行了,此事就此作罢。”

“白行简派遣使者前来寻求庇护。”

陆沉舟将一份信件丢在书案上,环视众人:“你们有何建议?”

王知白知道,把他叫过来就是个过场,非常有自知之明的选择闭嘴。

“白行简兵败南阳,此人盘踞剑南多年,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贾三是第一个开口的:“剑南古道,崎岖难行,毒雾迷虫,寸步维艰。”

“若出兵围剿,恐怕不是易事。”

“她敢派遣使者过来,岂能不留后手?”

“我建议和。”

众人细想,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参军所言甚是。”

陈服的声音低沉沙哑:“强攻不成,绕后之策可行。”

他指向舆图上方那片代表莽莽群山的标记:

“另遣一军,溯江而上,绕行百里。”

“出云岭古道,自赤水关背后居高临下夹击。”

贾三摇了摇头,语气变得有些艰涩:

“然则此一时,彼一时也。”

“粮道绵长,需绕行千里方能接济。”

“倘若对方探知我军动向,遣一支轻骑,断我粮道....”

“前有关城坚壁,后无粮草接济,进退失据。”

“必蹈当年宋老将军征西之覆辙!”

宋老将军就是宋定邦的父亲。

他就是在剑南道吃了败仗郁郁而终。

帐内再度陷入令人窒息的沉默。

将领们或目光低垂沉思。

或盯着自己沾满泥土的靴尖,或盯着舆图上那道代表标注。

角落的王知白忽然道。

“我有一计!”

顿时受到数道目光的注意。

你也有计?

你有个沟子的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