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乱战(第2页)

"大人,码头方向传来消息。

"霁风递上密信,

"大理寺少卿和刑部侍郎的船在出海口被截获,船上装满了军械。

"

沈雾捏着信纸的手微微发抖。原来从一开始,他们就掉进了精心设计的圈套。焦徽的贪婪、谢彪的愚蠢,不过是用来转移视线的幌子。真正的阴谋,是这些表面清正廉洁的官员,借着朝廷的信任,暗中组建庞大的地下网络。

夜色再次降临,沈雾站在巡抚府的废墟前,看着霁风将最后一具尸体抬出。容复默默为她披上披风,指尖触到她肩头的伤口,动作微微一顿。自从昨夜被火药波及,这道伤就一直渗血,可她却像浑然不觉般继续追查。

"你为什么不躲?

"容复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怒意,

"昨夜若是我慢半步......

"

"因为我是大盛的流心。

"沈雾转头看向他,月光照亮她染血的脸庞,

"父皇将监察百官的重任交给我,不是让我在危险面前退缩。焦徽、谢彪,还有那些道貌岸然的官员,他们以为用阴谋诡计就能瞒天过海,却忘了......

"她握紧腰间令牌,

"天理昭昭,终有明察之时。

"

容复望着她坚毅的侧脸,忽然想起初见时那个在朝堂上据理力争的少女。那时的她锋芒毕露,而现在,经历无数阴谋算计后,她眼中的光却愈发清亮。他伸手轻轻擦去她脸上的血污,动作轻柔得仿佛触碰一件稀世珍宝。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名驿卒翻身下马,递上加急军报。沈雾展开一看,脸色瞬间变得凝重。北方边境传来异动,而调兵的虎符,正是她从知府身上找到的那半块。

"容复,准备马匹。

"沈雾将军报递给对方,

"我们即刻启程,去见总督。这半块虎符,或许能揭开更大的阴谋。

"

容复接过军报,目光扫过上面的密语标记。他突然意识到,津南府的案子不过是冰山一角。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势力,恐怕早已渗透到朝廷的各个角落。

两人策马离开时,津南府的灯火渐渐在身后熄灭。沈雾望着前方漆黑的道路,心中却无比清明。这场与贪腐势力的较量,才刚刚开始。而她,绝不会退缩半步。

三日后,京城郊外。

一辆马车缓缓驶入城门,车帘掀开一角,露出沈雾疲惫却坚定的面容。她怀中揣着完整的虎符,以及厚厚一沓罪证。马车经过朱雀大街时,她看见街边百姓正在议论津南府的变故,有人痛骂贪官,有人为巡抚府的覆灭惋惜。

"大人,前面就是刑部。

"车夫低声提醒。

沈雾整理了一下官服,走下马车。刑部衙门的朱漆大门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她深吸一口气,迈步而入。这一刻,她仿佛又回到了父皇驾崩那天,跪在金銮殿上接过监察御史印信的场景。

"流心姑娘,陛下有请。

"一名太监匆匆赶来。

沈雾跟着太监走向皇宫,穿过层层宫门,终于来到养心殿外。殿内传来激烈的争吵声,她听出是几位朝中重臣在为津南府的折子争论。推开门的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

"陛下,臣有要事启奏。

"沈雾跪下行礼,将虎符和账本呈上,

"这是津南府一案的全部证据,涉及官员之广,远超想象。

"

皇帝接过账本,脸色越来越凝重。当看到与敌国往来的密信时,他猛地拍案而起:

"好个胆大包天的逆臣!来人,即刻捉拿涉案官员!

"

黎明时分,沈雾站在焦黑的粮仓前。所幸青竹及时赶到,扑灭了大火,只烧毁了外围几垛粮草。霁风押着数十名叛军走来,手中高举缴获的商船文书,上面赫然盖着布政使私印。“渡口的船已经控制住,船上除了兵器,还有他们与朝中官员往来的书信。”

沈雾展开书信,目光扫过熟悉的字迹,瞳孔微微收缩。容复凑近一看,脸色也变得凝重:“这些人...竟然是...”“先封存好,回京再说。”沈雾将信收入怀中,望着初升的朝阳,“津南府的事,不过是冰山一角。”

回程的马车上,沈雾疲惫地靠在车壁上。容复递来温热的茶盏,指尖不经意间擦过她的手背:“在悬崖边,你就没想过松手?”沈雾轻抿一口茶,嘴角泛起笑意:“你不是也没松手?”马车摇晃中,两人相视而笑,车外,晨雾渐渐散去,露出清朗的天空。

退朝后,沈雾站在宫墙下,望着漫天晚霞。容复不知何时来到她身边,递上一个食盒:

"知道你没吃饭,特意买了你喜欢的桂花糕。

"

沈雾接过食盒,咬了一口松软的糕点,甜香在口中散开。这一刻,连日来的疲惫仿佛都消失了。她转头看向容复,笑道:

"等这桩案子了结,陪我去江南看桃花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