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期中 作品

第344章 百口莫辩

另一边,胤祥指着胤的《春秋》讲义道:“十哥,你这‘郑伯克段于鄢’的注解,把‘克’字解成‘胜’倒没错,但二哥说过,此处‘克’字暗含讥讽,得点出郑伯故意纵容共叔段之过……”

胤“啊”了一声,连忙抓过纸笔:“对对对!我就觉得这儿写得干巴巴的!”

胤禟检查胤祥的策论时,忽然皱眉:“十三弟,你这句‘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引的是《汉书》吧?

可我记得皇阿玛上回讲《资治通鉴》时提过,这话在《管子》里也有类似表述,若加上‘仓廪实而知礼节’,岂不更圆满?”

胤祥恍然:“九哥博闻!我竟忘了这茬!”立刻提笔添注。

三人你来我往,竟比独自写时更专注。

梁九功在门外偷瞄,见他们时而争论、时而疾书,忍不住暗自点头:“难怪太子爷总说‘教学相长’,这几个小祖宗互相较劲,反倒进益了!”

檐角的风铃轻晃,惊碎了午后的寂静。

日影悄然西移,褪去了灼人的锋芒,化作一泓温润的琥珀色,漫过朱栏画栋,在青砖地上淌出粼粼的光痕。

紫薇花影斜斜地爬上窗棂,将素纱映成淡紫的烟罗。

偶有风过,便簌簌抖落几瓣,飘进半开的轩窗,正落在翻开的书页间,像是谁特意添的朱批。

池中新荷已开到极盛,粉瓣镶着金边,在渐柔的阳光下低垂着颈子。

水面上浮光跃金,偶有锦鲤摆尾,便搅碎一池云影,惊得睡莲轻轻颤了颤。

芭蕉叶底漏下的光斑,此刻已拉成了细长的金线,在石阶上缓缓游移。

竹帘卷起半幅,漏进的风带着水榭那头的茉莉香,混着书卷的墨气,在殿内萦绕不去。

时光在此刻变得很轻,像荷尖将坠未坠的露,像风铃余音里打着旋儿的花瓣。

远处传来隐约的蝉声,却不再焦躁,倒像是给这静谧时光打着柔和的节拍。

夏日的繁华正缓缓沉淀,万物都浸在一种透明的安宁里。

暖阁内,康熙望着窗外渐斜的日影,指尖在案几上轻叩两下,终是站起身来,便起身道:“保成,阿玛还有些政务要处理,你先好好歇着。”

胤礽乖巧点头:“儿臣知道了,皇阿玛不必挂心。”

康熙忍不住又絮叨起来:“药记得按时喝,别贪凉,冰镇的果子少吃,若是闷了就让奴才们读些闲书给你听……”

胤礽眼底含笑,一一应下:“是,皇阿玛放心。”

康熙满意地“嗯”了一声,刚要走,又停住脚步,回头补充道:

“朕让御膳房熬了百合莲子羹,晚些时候送来,你多少用些。”

胤礽温和地笑了笑:“好。”

康熙:“还有,窗边风大,待会儿让奴才把帘子放下来,别吹着。”

胤礽乖乖应着:“是,儿臣记下了。”

康熙正要再说些什么,一旁的胤禔实在忍不住,轻咳一声,状似恭敬道:“皇阿玛,您方才不是说有要事要处理?再耽搁下去,怕是……”

康熙斜了他一眼,冷哼:“朕还用你提醒?”

胤禔低头作恭谨状,心里却腹诽:“您倒是快走啊,再念叨下去天都要黑了……”

康熙一眼就看出这臭小子没憋好话,眯了眯眼:“怎么,嫌朕啰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