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 章 守节二字。
蒋叔肯定希望蒋芷晴过得好,人不能总活在过去。
第7个年头了!
赵今安年后就没来过蒋家坳了,这很不正常。
蒋芷晴是年纪大了点,也是相对赵今安年纪大了点,在大城市31岁还有很多女人没结婚,而且蒋芷晴相貌没的说。
又极具传统东方女人的温婉柔顺、知礼守节、内敛含蓄。
在蒋叔心里,一个女人带着孩子坚守了6年,还替丈夫守着一个濒临倒闭的罐头厂,蒋芷晴担得起“守节”二字。
毕竟年代不同了,难道要立个牌坊?
“叔,麻烦你陪我去趟村委。”
“好。”
蒋叔拿起旱烟出门。
罐头厂名义是村里的,蒋建平属于承包经营,这是那个年代的产物,罐头厂生意不好,工资都快发不出了。
村里自然不会喊蒋芷晴交钱。
有罐头厂在,村里的人在里面打工一个月多少有几百块钱收入。
“你对得起建平了。”
走着走着蒋叔抽着旱烟又说了句。
“婉儿漂亮又可爱,建平有后....”
蒋芷晴听着,没说话。
她大概也猜到赵今安为什么不来蒋家坳,那么大一个水厂在这里,年后就一次都没来过了。
阳光明媚。
太阳从大峡谷方向升起,晨雾散去,金灿灿的阳光洒向层叠的山岚,将本就秀丽的蒋家坳镀上一层温暖而耀眼的光辉。
蒋建平是有理想有抱负的,这里确实适合打造一张旅游名片。
“咚,咚!”
蒋叔用脚使劲踩了踩水泥地面,村里的这条路是臻然出钱拓宽又铺上水泥的,马路
江水潺潺,映照着粼粼的波光。
“叔,你踩什么?”
蒋芷晴好奇问道。
“水泥铺了很厚。”
蒋叔咧嘴笑道。
“修这条路的时候,村里的人不都来看了吗?”
“没收你的钱吧?”
“嗯。”
蒋芷晴点了点头。
罐头厂的货也是走这条路运出去,按理说是要分摊点的。
结果卢乔伟问都没问蒋芷晴。
“滴——”
一辆大货车从上方马路开进来,蒋叔和蒋芷晴靠边站点。
“水厂的生意好哦——”
看着大货车驶向水厂,蒋叔感慨道:“村里只要年纪没超过的都进水厂打工了,你看村里静悄悄白天都没人了。”
“我隔壁那户有4口在水厂打工,上个月加起来领了1万多工资....”
陡然听到一万多工资,蒋芷晴愣了一瞬。
在村里打工能赚到那么钱,确实很稀奇。
几个月工资下来,就可以建栋新房子。
一路没遇到人,除了几个老人,村里的人都进水厂打工了。
到了村委,蒋芷晴说明来意,从包里拿出合同,蒋建平签的是一个月6千,也就是一年要给村里7万2。
“蒋厂长啊。”
村主任拿着“老旧”合同看了看:“现在厂里生意好了....”
“咳!”
老村长咳嗽一声打断,他知道村主任打的什么歪主意,肯定是看罐头厂生意好了,就想把罐头厂收回来。
妇女主任是个胖女人,笑眯眯的,才张嘴看到老村长又识趣闭嘴。
这才多长时间?
蒋厂长就掏出了7万2!!?
要说不眼红,那肯定是假的,人性本来就是贪婪。
“村主任,我进的生产线是从银行贷款的,还欠着银行的钱。”
蒋芷晴肯定什么都知道,她从包里拿出7万2放桌上:“我是欠村里太久了,先把钱补上村里的,感谢你们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