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婚(三)
宫门通往宋府的大道上一路都派了暗卫亲守。_d.i.n/g.d`i-a_n/s¢h!u.k¨u\.?c.o/m? 京城内的大街小巷早在天未亮便熙熙攘攘地涌进了人群,道旁的槐树上缠的红绸是宫里贵人用的花纹图样,但那些五颜六色的彩布却是京城里的百姓缠挂上去的。
街边还有小贩提着一大把彩布吆喝着,“只需一枚铜板一条,系在树上,恭祝咱们萧国的太子殿下和太子妃,百年好合、永缔良缘……”
孩童们听了便去找自家长辈讨来一枚铜板,买下彩布跑去槐树下。
“红绸太高了,咱们好像够不着……”
“狗蛋儿,要不你骑我肩上……”
“不成不成,你这身新衣裳是今日特地穿的,被我踩脏了回去要挨你娘骂的……”
负责在城中巡逻的苍七苍八正好瞧见树下这几个孩童的叽叽喳喳,二人相视一笑,上前询问了一番,将几个孩童一一抱起,让他们在树上亲手绑上那一条条绣着“天作之合”字样的彩布。
沿街的茶楼酒肆挤得更是水泄不通。
不管是卖胭脂的,还是卖黄米糕的……通通都顾不上做生意了,唯有那卖喜糖的小贩叫得最欢。
人群中撒铜钱的人分不清是哪家的达官显贵。
钻进人缝中想捡铜钱的小孩儿捡着捡着,就被提着衣襟放回人群后去了。
“哪家的小孩儿,快快站好,太子殿下的仪仗要到了……”
乐师吹奏着万年欢,锣鼓笙箫声自远处缓缓传来,百姓们纷纷屏息凝神,探着脑袋看去,生怕错过如此盛景。?微:¢趣o<§小\说aa网§> ?1|更;新u$?最?¥快@
若要论起来,天家为大,君臣纲常。
太子殿下原是不必亲自接亲的,历代这种天家喜事,也都是按着礼制,派重臣代迎。
如今太子殿下破例亲迎,可见其对太子妃的重视。
锣鼓声中,一对朱红金溢的龙凤幡幢率先映入众人眼帘,迎亲的仪仗队伍有条不紊地行走在大道上。
紧接着,那匹高大威猛的骏马便驮着人出现在百姓的视线中。
萧琰高坐在金鞍之上,嘴角噙着如沐春风的笑意,眼底溢出的欢喜如同三月的暖阳化雪,亮得首晃人眼。
许多京城百姓都是此刻才有幸一见太子真容,竟被那如画的眉眼晃愣了神,首到身旁的人纷纷伏地而跪,才回过神来跟着跪地行礼。
只见龙纹皂靴缓缓从人群中走过,百姓们低着头,忽觉有小石子般的硬物如雨密密麻麻地砸在头上。
不知谁抬了头,惊呼:“金瓜子,是金瓜子……!”
“哎唷!殿下恩赐,下金瓜子雨了!”
仪仗队伍后正跟着八位身穿红衣的小太监,一人拎着一只被重物坠着的麻袋,抬手一撒便是一把金灿灿的金瓜子,不要钱似的往外扬。
百姓们正弯腰捡着金瓜子,口中不停地谢着“殿下赏赐”。¢d·a¨n_g′y`u′e`d?u`._c¢o¢m′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突然从弯腰低头的人群中站了起来,朝前方马上的人喊道:“天家种玉,福泽万民。草民恭祝太子殿下和太子妃娘娘鸾凤和鸣、永结同心!”
一时间,其余的百姓们连金瓜子也顾不上了,纷纷站了起来。
满街祝贺声贯耳如雷。
仪仗不可回头,萧琰听着身后的百姓喝彩声,轻笑着向身旁苍渊下令。
没一会儿,仪仗队伍后的小太监手中又多了袋沉甸甸的金瓜子……
宫门出来离宋府不远。
百姓的欢笑声和笙箫声没多久便传到了宋府中。
听着那渐渐靠近的乐声,紫月捂着嘴,一路笑着从府门处跑进了房中:“来了来了,接亲的仪仗来了,太子妃盼着的太子殿下来了。”
宋稚绾刚上完妆,冷不丁地被紫月咋咋呼呼得动静吓得一抖,听清紫月的话后,更是不由得揪紧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