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汝非刘备矣(第2页)
数日前,林去牢中见过泠苞,细问张任所为...”
刘备耐心听赵林说完,问道:“依你之见,张任好名?”
赵林颔首道:“十之八九。”
刘备思忖一番,言道:“若属实,此计可行。”
赵林却摇了摇头,言道:“如今我军士气低迷,将士多有畏惧瓮城火攻埋伏之人,若只厚葬阵亡烈士,恐不能提振士气。
为今之计,当作特例,厚葬烈士,或竖碑,篆文祭奠,厚待其家眷...”
赵林将能想到的办法一一相告,末了,正色道:
“此事须主公亲力亲为,务必不可假手于人。”
刘备闻言,己知其意,叹曰:“柏轩之言,真乃仁德之主所为也。
今两千将士惨烈捐躯,备若不能妥善安置身后之事,何以对众将士之心,又何以彰吾仁德之名于天下?
吾当依汝之计,亲力亲为,以慰忠魂,亦可重振我军士气。”
遂即命人取来笔墨绢布,凝思片刻,挥毫作书,言辞恳切,先陈两军交战,死伤皆为苍生,本非所愿,又言收殓阵亡将士,乃大义之举,望张任能以宽仁之心,再加之刘备曾下令安葬先前阵亡的蜀军,允诺此事,使死者入土为安,莫教英魂含冤曝尸。
书毕,令人以强弩射书入城中。
次日辰时,刘备又召诸将入帐,言及厚葬阵亡将士、抚恤家眷诸事,令众将各司其职,筹备相关事宜,或镇守大营等。
诸将闻之,皆感刘备仁德,士气稍振,纷纷应诺,口称愿效犬马之劳。
待至正午时分,仍未见张任有回信。
刘备又寻来一能言善辩的降卒为使,嘱其若见张任,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言明若张任应允,日后或有相见之时,亦当厚报;
若执意不许,此事传扬出去,恐天下人皆会诟病其不仁不义,损其声名。
使者领命,携书往城中而去。
及至傍晚时分,使者归,言张任起初严词拒绝,后闻晓以大义之辞,又恐声名有损,终是应允。
但只许荆州军在明天白日里收殓尸首,且不得借机生事,否则弓弩伺候。
次日,辰时。
刘备扮作寻常士卒,携陈到、赵林与五百甲士,皆轻装简行,手持担架等物,往尸骸所在的牛鞞南门而去。
幸得蜀军守信,未暗中放箭相阻,众人遂得以收敛尸身。
其间,五百余人见两千将士皆被烧至焦炭之状,惨不忍睹,众人皆悲从中来,有涕泪者,有默默垂首者,有眼含杀意,不时看向城头者,不一而足。
刘备、赵林亦眼眶泛红,痛心不己,只有同样扮作小卒模样的陈到,始终面无表情,贴身护着刘备。
待收殓完毕,尸身皆运至大营西南面约五里处。
此地乃是庞统亲自策马走遍附近山林,寻到的风水尚佳之地。
早有诸将各率部曲,轮流掘出一深坑。
及入葬之时,上至刘备,下至寻常士卒,皆依着赵林先前嘱咐刘备的安排,每人捧一捧土,洒进坑中埋葬。
及竖碑之时,刘备又亲题碑文,详述此战经过,盛赞将士忠勇,观者无不感怀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