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下大雪 作品

第329章 熟悉的人

勤政殿内,翰林院、国子监以及吏部两院一部众臣立于大殿两边。

叶疏辰作为主考官,立于正位,三名副考官翰林院掌院林思齐、国子监祭酒贺从林以及吏部侍郎黄立则依次立于两侧。

再往上,大殿正坐上,长公主李瑟兮,肃王沈不知,宁王妃凌紫霞,安国公崔镇等天王贵胄坐于高堂,以示对此事的支持。

最中央的,则是李凡和刚坐上凤位的崔晴华,以及太后赵雅贤。

李凡坐于中央,赵雅贤和崔晴华一左一右端坐于两侧。

崔晴华柔顺且端庄地低垂着眼眸,谨记为后的规矩,沉默地接受着朝臣及众亲王、公侯的跪拜。

有视线若有似无地划过她的身体,带着某种阴冷的怒意。

崔晴华知道这目光来自自己的婆母赵太后,自前朝众臣以封后一事逼她退朝还政,赵太后对她的态度便彻底变了。

从催她入宫时的温和“慈祥”,变成了现在这样不加掩饰的厌恶。

她知道,父亲那种和稀泥的性格,定然没在这件事上对太后施以援手。

这两个原因加在一起,太后迁怒于她也实属正常。

加之,李凡并不喜欢她,除了大婚的那一夜,再没来见过她。

母子在这事上算是一体同心了。

正好她也不喜欢她们,自己待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里,乐得清闲自在。

只是今日殿试,她无论如何也想看上一眼。

她在殿试名单上看到了絮华的名字,她很想她,很想见见她。

两姐妹自出生以来,从未分开过,入宫为后的这些日子,崔晴华第一次体会到书中所写的“思念”二字到底有多么折磨人心。

虽然身为皇后,有传召家人的权力。

母亲身为安和县主,也可随时呈拜帖,带妹妹入宫来见她。

但前朝动荡,局势不明,夫君不喜,婆母迁怒。

母亲自然知晓此时不可轻举妄动,任何一个无心之举,都可能让始终中立的安国公府被拖入旋涡。

所以自她入宫,家中再没有送过一封信,也没有传过一句话。

一道宫墙,横亘了所有。

直到思念泛滥成灾,崔晴华第一次放下尊严、软下性子,去求李凡允她随行观礼。

虽然换来了不少奚落,但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坐在了这里。

本就看她不顺眼的太后瞧她的眼神越发不满。

崔晴华毫不怀疑,在殿试结束后,自己定然会收到太后的责罚,但她不在意。

她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大殿,听到宫人高声传讯,说“贡士到!”

她眼神一颤,在一道道步入大殿的倩影中,捕捉到了那个最为熟悉的影子。

胸口像是被攥住,钝钝得痛了一下。

崔晴华不动声色地深呼吸,压下那泛滥的情绪,没让眼泪掉出来,全力维持着身为皇后该有的仪态。

洛契坐在肃王身侧,状似无意地看了她一眼,又将眼神收回。

没人注意到他些许的刻意。

只有林若初,奇怪地多看了他两眼。

她以第一女官的身份立于两院一部的官员之中,从入殿之初,就对随着肃王一起落座的洛契倍感疑惑。

疑惑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周北两国虽签了和约,如今有了层盟友的关系,但还没有建立起真正的信任。

这两月,两国互相派的细作不在少数。

李玄送来了细作名单,将入了大周境内的北境细作记录的清清楚楚,而大周这边派过去的,林家裴家各半。

和谈之后送细作去摸清对方的动向已经是几次大战后,各国默默遵守的规矩,看到所谓的“盟友”不再招兵买马,有执行和约的动向,自己才能安心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