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法门寺外(第2页)
“哈少这话说的至为道理,我也正有此意,科举制度考举贤能,这个要坚定的办下去。为了让开办的学府培养的人才有用武之地,科举就是考察他们的一项制度,等过个两年,我会向父皇重提开科举,这些新建的学府就是为了以后的科举服务的,哈少认为如何?”
“秦王高瞻远瞩,这样做既能培养各类社会人才,又能为国选才,可谓一举两得呀,啊不,是一举三得”。
李世民被哈小维的话逗笑了“为什么是一举三得?”
“还有一得是周边的学区房好卖了,工部更有钱了,这不是三得吗?”
“哈哈...”李世民想了想,还真是哈,一旦科举火爆,个个想从政当官,那还不是洛阳纸贵,忍不住也哈哈大笑起来。
一说到钱,圆大头顿时来了精神,也跟着笑的很欢畅,很嚣张。
李世民也就注意到了。
“看看我们的工部大行台笑的那么欢,定是工程进度不错,是吧?圆大行台”,李世民侧着脸向着圆大头问道。
见秦王问到自己,圆大头顿时神气起来,终于轮到他表演了,圆大头用一大口龙井茶水润了润喉咙,这才大声讲道“秦王,洛长高速马路己经修通了大半,各作坊的厂房也己进度到了六七成,5000套的房舍基本骨架己完成,预计年内就可完工出售,长安给水工程完成进度85%,你看,法轮寺喝的水就是由泾水引过来的,清澈甘甜,以前用的是渭水,渭水浑浊,己经改道城外的农田灌溉去了...”
“哦!原来我们的圆大行台做事那么优秀是因为泾渭分明,太赞了。假以时日,长安城定如我想像一般美好,辛苦圆大行台了。”
“不辛苦,为了大唐和秦王,我圆大头能力也只发挥了不到五成而己,要是再努努力,会有更大的成就”,圆大头可是一点都不谦虚,努力拔高自己,说着这句话的时候向着哈小维看了一眼,哈小维给了圆大头一个暧昧的目光,圆大头马上明白过来,对着李世民又说道“秦王,属下有个问题想请秦王支撑,这个长安水利工程快干不下去了,预算不够呀...”
“什么!”李世民一惊“听工部尚书说你这己经是第五次增加预算了。”
圆大头双手一摊“没办法呀!这工程难度太大呀!我己经很省钱了,恨不得一文钱掰做两半花,奈何工程预算不够用,再不加预算就烂尾了。”
李世民无语了,这个水利工程一再追加预算,造价己经比第一次的预算足足增加了30倍。
“我向秦王保证,这是最后一次追加了,保证按时按期完工。”
李世民点点头,不追加又能怎样?眼瞅着烂尾吗?
“诶!那个哈少,我们那个税收增加了多少?”李世民转头向哈小维问道。
“增加了一成”
“什么?那么少?”李世民大为惊异“自从我们接手长安城建设后,整个长安城的市场那么红火,怎么只加了这点税?”
“秦王忘了吗?市场开发之初全部用低税或者是免税吸引投资,所以税收才会呈现低增长。”
“我知道,哈少讲过,培育市场离不开低税,那有什么办法增加税收?”
“有,我们以前对待黑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黑市泛滥,这是造成税收流失的根源。”
“黑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嗯”,哈小维很笃定的点点头“只要是有利可图,市场才会高度发展,黑市是对市场最敏感的反应,如果对待黑市过于温柔以待,税款就会流失到那些无良商贩手中。”
“那是谁在操纵黑市?”
“额,这个...额...圆大行台比我了解,秦王还是问圆大行台吧。”
“额个屁”,圆大头不等李世民改口问他,先自己说了出来“还不是那些吃里扒外的狗屁官员在弄,做的最多的就是什么世家子弟,像那个京兆杜氏、河东柳氏、弘农杨氏、陈郡谢氏、琅琊王氏、河南宇文氏、扶风窦氏、吴郡陆氏做的是最狠了,仗着背后有宗族撑腰,到处搞坏市场,秦王派人去把他们抓啦,保证税收能增加900%。”
李世民听了不置可否,沉思不语。
哈小维跟随李世民日子也不少了,知道李世民在顾忌什么?如果事情涉及到朝廷官员,或者又涉及到那些世家门阀,事情就会变的棘手许多,现在秦王处境本就堪忧,如果对那些朝廷官员和世家门阀动了重手,很有可能会惹火上身,到时这些官员和门阀世家联手反抗,不用东宫出面收拾,秦王府就会吃不了兜着走,所以李世民才会对圆大头的话三缄其口,不愿吱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