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雷霆手段(第2页)
然而,老辣的陈通还是很快发现了异常。
“周副将,”他突然放下茶盏,眼神一凛,朝着不远处喊道,“那边几个人是怎么回事?”他所指的,正是张武等人。
只见那几个“士卒”站姿挺拔如标枪,与周围略显松散的边军士卒截然不同,而且举止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精干。
周副将顺着陈通的目光望去,也察觉到了异样,立刻快步朝着张武等人走去,大声喝道:“你们几个,到底是哪个营的?你们的百户又是谁?”
话音刚落,张武身旁的一名锦衣卫猛然扯开身上的皮甲,露出内里华丽的飞鱼服,同时高举手中令牌,口中高呼:“奉旨拿人,余者不究!”
变故来得太过突然,周副将还未及拔刀,便被这名锦衣卫一脚踢翻在地。
几乎同一时刻,另外两名锦衣卫如鬼魅般冲向检阅台,朝着陈通扑去。陈通惊得脸色大变,手中的茶杯狠狠朝对方砸去,转身就要跳下检阅台逃命。可他哪里是训练有素的锦衣卫的对手,张武的另外两个手下一左一右忽然冒出,如铁钳般死死扣住他的肩膀,其中一人手刀狠狠劈在他的后颈。陈通闷哼一声,只觉眼前一黑,浑身力气瞬间消散,瘫软着倒下去。
“总兵大人被歹人抓了!”陈通的几个亲兵见状,顿时大声呼喊起来,纷纷拔出长刀,朝着锦衣卫冲了过去。
“快救人!总兵被抓了!”他们声嘶力竭地呐喊着,眼中满是焦急与愤怒。
“奉旨拿人!谁敢造次?”张武手持绣春刀,一步跃上检阅台,声音如洪钟般响彻校场。他的声音威严而冰冷,带着一股令人不寒而栗的气势。
陈通的亲兵们哪里肯听,依旧拼死反抗。然而,锦衣卫们皆是身手不凡的高手,绣春刀寒光闪烁,刀光过处,血花飞溅。转瞬间,便有几名亲兵倒在血泊之中,其余的也被团团围住,难以脱身。
就在此时,校场外突然响起一阵如雷的马蹄声。数千京营骑兵以雷霆万钧之势疾驰而来,黑色的甲胄在阳光下泛着冷光,长枪如林,军旗猎猎。他们迅速将校场团团包围,马蹄踏碎校场的黄土,扬起漫天尘埃。
陈通的其他亲兵见大势已去,不得不放下武器,束手就擒。校场上的士卒们则是一脸茫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陈通欠你们的饷银,朝廷现在马上补齐。”张武的几个手下齐声高呼。这句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一颗巨石,原本骚动的士卒们顿时安静下来。对于这些在刀尖上舔血的边军悍卒来说,能否拿到足够的饷银,远比总兵是谁要重要得多。他们的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低声议论着,脸上渐渐露出了笑容。一场风波,就此平息。
洪熙七年深秋,宣府总兵张悦、蓟州总兵陈通相继锒铛入狱的消息,如惊雷炸响九边。寒风卷着枯叶掠过长城垛口,将这则震撼人心的讯息,送进每一座边关重镇的烽火台。消息所到之处,守将们或惶惶不可终日,或凛然自省,一场无声的风暴,正在北疆大地悄然蔓延。
大同城内,冷月高悬。郑亨听闻消息时,正在研读兵书。这位镇守大同多年的老将,手握着密报的指节微微发白。他深知,朝廷此番雷霆手段,既是震慑贪腐,也是对所有边关将领的一次严峻考验。"来人!"他猛地起身,"即刻开仓查粮!"
顷刻间,总兵府灯火通明。郑亨亲自率领数百亲兵,手持火把,奔赴十多个粮仓。火把的光芒将夜空照得如同白昼,凛冽的寒风中,传来此起彼伏的喝问声与翻动粮袋的沙沙声。当发现七名仓管私吞军粮时,郑亨的眼神瞬间变得冰冷如霜。"拖出去!杖杀!"他的声音不带一丝感情,在空旷的粮仓中回荡。惨叫声划破夜空,惊起一群寒鸦,扑棱棱地飞向远方。
处置完粮仓蛀虫,郑亨并未停歇。他马不停蹄地赶到三处银库,借着烛光,逐笔核对账目。当确认士卒饷银分文不少,银库账目清晰无误时,这位铁骨铮铮的老将,终于长舒了一口气。月光下,他望着整齐列队的士卒,眼神中满是欣慰——多年来的严格治军,终究没有白费。
而在宁夏,李贤得知消息的次日清晨,便命人擂响聚将鼓。校场上,各级将领神色凝重,不知总兵此举是何用意。只见李贤大步走上点将台,身后跟着几名亲兵,抬着沉甸甸的木箱。
"诸位!"他的声音响彻全场,"宣府、蓟州之事,想必大家都已听说。朝廷整顿边关,是为了让我大明的将士们,能安心戍边!"
说着,他亲手打开木箱,金灿灿的白银顿时映入众人眼帘。"这是李某的一半私产,今日尽数充作军饷!"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李贤环视着惊愕的将士们,目光坚定:"我等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唯有清廉自律,方能对得起这身戎装,对得起边疆百姓!"
士卒们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此时的北疆之外,蒙古瓦剌与鞑靼部落也密切关注着大明的动向。两大部落首领先后派出心腹,伪装成朝贡使者,潜入边关刺探虚实。鞑靼使者抵达宣府时,本以为总兵被捕会引发军心大乱,却见城头旌旗招展,士卒们训练有素,巡逻警戒丝毫不乱。他暗自摇头,放弃了趁乱南下的念头。
瓦剌使者同样无功而返。他们看到明军操练如常,营垒坚固,火器营的轰鸣声响彻云霄。回去后,使者如实禀报所见所闻。瓦剌大汗听闻,望着南方的天空,长叹一声:"汉人皇帝真整兵也!"语气中,既有忌惮,又带着几分钦佩。
当京畿门户的贪腐毒瘤被彻底铲除,朱高炽站在紫禁城的城楼上,望着北方的天际。他知道,这只是整顿边关的第一步。在他的心中,早已谋划好了下一步棋——将整肃军纪的火种,播撒到九边的每一个角落,让大明的边关,真正成为固若金汤的钢铁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