荻雪 作品

第42章 床笫惊魂(下)(第2页)

他宠幸一个女人,却引出妻儿联手反击、心腹暗中背叛,原来在这金銮殿上,每一次心动都可能是致命的陷阱,每一份信任都藏着计算的筹码。当他最终在奏折上落下朱批时,砚台里的墨汁已经冰凉,正如他此刻的心——在权力的寒冬里,连叹息都凝结成霜,散落在这偌大紫禁城的每一个角落。

洪熙元年五月初六的夜露沁凉,朱高炽卸去冕冠,任由内侍用温热的巾帕擦拭面颊。铜镜里映出的面容已显苍老,眼角的纹路在烛光下如同蛛网,唯有鬓边几缕未白的发丝,还残留着燕王世子时的英气。他推开盛满玫瑰露的银盆,水珠顺着指尖滴落在明黄常服上,晕开深色的痕迹,恰似心中挥之不去的郁结。

乾清宫二楼的寝殿静得落针可闻。往日里,郭贵妃总会在此时哼着江南小调为他梳理长发,如今却只剩床幔上的并蒂莲刺绣在夜风中微微晃动。他盯着帐顶的蟠龙纹,忽然想起郭贵妃年轻时,指着那龙纹说“殿下将来定能坐龙椅”的模样,那时她眼中的光,比殿外的星月还要明亮。

"陛下,夜深了。可要臣妾服侍就寝。"

一道轻柔的声音打断思绪。朱高炽抬眼,见那女子披着蝉翼纱裙立在殿门处,月光透过她的衣料,将玲珑身段映得若隐若现。她腕间的羊脂玉镯不知何时已换成一支赤金手串——那是张皇后今早派人送来的“赏赐”。

"你自称臣妾,"朱高炽的声音带着冷意,“可朕连你姓甚名谁都不知?"他随手拿起枕边的《贞观政要》,书页却停留在"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那一页。

女子的眼神在殿内逡巡,最终落在紧闭的雕花窗棂上。朱高炽见状,挥退了侍立的小太监,殿内顿时只剩两人的呼吸声。"这里没有外人,"他指了指身边的锦凳,"坐下说吧。"

女子突然伏地叩首,云鬓上的珍珠钗撞在青砖上发出轻响:"臣妾……是先帝安贵妃的从妹,姓赵名妤,来自朝鲜汉阳城。"

"安贵妃的表妹?"朱高炽猛地坐直身子,指尖掐住她的下巴。

烛光下,这张脸确实与记忆中那个太妃有几分相似,尤其是那双澄澈好看的杏眼,只是少了些狐媚,多了份清澈。

"你姐姐国色天香,你也生得这般标志,"皇帝的指腹摩挲着她细腻的脸颊,"为何先帝没看上你?"

赵妤垂眸抚弄着裙摆,语气带着一丝怅惘:"臣妾先祖本是大宋宗室,靖康之变后逃往高丽。姐姐被选入大明宫廷时,臣妾还小,是后来姐姐做了贵妃,说一个人在宫里寂寞,臣妾被送来。"她顿了顿,指尖绞着裙上的缠枝莲纹,"只是臣妾性子直,说话不懂得拐弯,姐姐总说'若让陛下见了,怕是要被你这直肠子气死'。"

朱高炽忽然笑了。老爹朱棣的暴脾气,满朝文武谁不清楚?有次翰林院编修写错一个字,都被他罚去戍边。若真让心直口快的赵妤侍驾,怕是开口几句就被拖出去杖毙了。

朱高炽松开手,靠在铺着狐裘的软榻上:"你是如何到了张皇后手里?"

赵妤身子一颤,抬头时眼中已泛起泪光:“先帝驾崩后,皇后娘娘去见了表姐一面,当时表姐就说,自己在这个宫里还有个我牵挂着放心不下。于是皇后就把我带在了她的身边。”

殿外传来更夫敲梆的声音,已是三更天。朱高炽看着赵妤发间那朵新鲜的白兰花,忽然想起郭贵妃最爱戴茉莉花,说那是家乡的花。如今茉莉花谢了,白兰花却开得正盛,这紫禁城的后妃更迭,倒像是应了那句“花开花落自有时”。

"起来吧。"朱高炽叹了口气,挥退了想为他宽衣的赵妤,"今夜朕想独自待着。"

朱高炽失落的回到寝殿,赵妤则被两个宫女带着来到偏殿。

朱高炽望着她的背影,忽然觉得这殿内的空气都变得陌生起来。

郭贵妃的气息还残留在锦被上,而一个来自朝鲜的女子,却带着张皇后的印记走进了他的乾清宫。朱高炽抬手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想起王淮禀报郭贵妃死讯时那闪躲的眼神,想起张皇后那句“有些事不必深究”——原来在这深宫里,每一个靠近他的人,都带着各自的盘算,就连这看似无辜的朝鲜女子,也是权力棋盘上一枚早已被摆好的棋子。

窗外的月亮不知何时被乌云遮住,乾清宫陷入一片浓稠的黑暗。朱高炽摸索着点燃床头的宫灯,昏黄的光线里,他看见案几上放着郭贵妃未绣完的龙凤呈祥锦帕,针脚还停留在龙目位置。他伸出手,指尖触到冰冷的丝线,忽然想起郭贵妃说过,龙的眼睛要用黑曜石才够有神。如今人去楼空,唯有这半幅锦帕,还留着她未说完的话。

赵妤在偏殿的软榻上辗转反侧,她想起张皇后临走前的叮嘱:"陛下喜欢别人用真心对他,你越是率真真诚,活得就越安稳。"

更鼓敲过四更,朱高炽终于在锦被下闭上了眼。睡梦中,他回到了很久前慈庆宫的一个雪夜,郭贵妃捧着热汤向他走来,鬓边的红梅与雪色相映。可当他伸手去接时,汤碗突然变成了赵妤腕间的赤金手串,而郭贵妃的脸,也渐渐模糊成张皇后冰冷的笑容。

帝王猛地惊醒,冷汗浸湿了里衣,窗外的乌云不知何时已散,一弯残月正挂在紫禁城的角楼上,清冷的光辉透过窗棂,将他的影子投在空旷的殿内,像一具被抽去灵魂的躯壳。

这一夜,乾清宫的两个房间里,帝王与女子各怀心事,在权力与恩宠的迷局中,等待着黎明的到来。

而那个名叫郭月月的女子,就这样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只留下半幅未绣完的锦帕,和一个关于后位之争的血腥传说,在紫禁城的宫墙内,被一代代宫女太监悄悄传述着,直到被新的故事覆盖,再也无人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