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高镍三元电池,成功!(第2页)
“听说孟远最近在德国搞了个大动作,要建厂?”山田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
“让他建。”
李在勇呷了口咖啡,眼神冰冷,“工厂建得越大,将来破产的时候,坑就挖得越深。”
“等美国汽车厂商明年的全球订单一公布,他就会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绝望。”
二人聊得很尽兴,仿佛已经看到了远新资金链断裂、孟远黯然退场的画面。
只是他们不知道。
此刻,万里之外的中国,那道他们引以为傲的“墙”,已经被人从地基处,悄悄地凿穿了。
鹏城,远新中央研究院,地下三层。
这里是整个集团的禁区,代号“深渊”。
“滴……滴……滴……”
刺耳的警报声突然响起,但实验室里的首席科学家苏教授,却像是没听见。
他死死地盯着电脑屏幕上,那条近乎完美的放电曲线,握着鼠标的手,在剧烈颤抖。
不是激动,是恐惧。
一种面对“神迹”时,凡人本能的恐惧。
“205Ah/g……循环1000次后容量保持率92.3%……”
旁边的助手,一个清华毕业的博士,声音都在发颤,像是见了鬼。
“苏……苏教授……这个数据……韩国对外公布的巅峰数据,也才堪堪200出头啊……”
“我们……我们是不是造出了一个怪物?”
苏教授猛地回过神,一把抓起桌上那部红色的加密电话。
这个号码,整个研究院只有他一个人有权限拨打。
电话接通。
“喂,孟总吗?”
苏教授用尽全身力气,才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不那么像在哭。
“您……最好亲自来‘深渊’一趟。”
电话那头,只沉默了两秒,然后传来一个平静的声音。
“二十分钟。”
十九分三十秒后。
实验室的合金门无声滑开,孟远走了进来。
“数据我看过了。”
孟远没一句废话,目光扫过实验室里有几分紧张的众人。
“路上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苏教授心里一紧:“您说。”
孟远走到实验台前,拿起一块银灰色的电池样品,在手里掂了掂,仿佛那不是划时代的发明,而是一块普通的砖头。
“如果,韩国和日本,现在就知道咱们手里有这个东西。”
他抬起眼,看着苏教授,一字一顿地问:
“他们会怎么做?”
这个问题,像一盆冰水,把苏教授满脑子的激动和狂喜浇了个透心凉。
他是个科学家,他想的是技术突破,是论文,是专利。
而他的老板,想的永远是——竞争。
“大……大概会……不惜一切代价封杀我们?动用所有专利武器?”苏教授迟疑的回答。
孟远笑了,那种笑容,让苏教授毛骨悚然。
“错。”
孟远放下样品,声音不大,却让整个实验室鸦雀无声。
“他们会跪着,来求咱们。”
“苏老啊,我让你不计成本地烧钱,让你把保密协议签到清洁工头上,不是怕技术泄露。”
孟远转过身,看着疑惑不解的众人。
“我是在等。”
“等他们把全部身家,都押在811这条赛道上。”
“等他们把牛皮吹得足够大,大到全世界都相信,未来五年,只有他们能给美国车企供货。”
“现在……赌注,下够了。”
孟远掏出手机,拨出一个号码,
“克劳斯,是我。告诉德国车企那个傲慢的采购总监,下周二,我在慕尼黑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