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若兮 作品

第165章 小时,罢工倒计时(第2页)

“最高明的玩法是——把对手的王牌,变成你的人。”

“这场仗,三个月前就已经结束了。”

48小时后。

谈判桌上。

汉斯·施密特看着对面坐着的昔日导师,表情复杂。

“托马斯,你这是背叛了德国工人阶级。”

托马斯笑了笑,将一份文件推过去。

“汉斯,我只是在教你,什么叫更先进的劳资关系。”

“35小时工作制?可以,签一份弹性工作协议,这是你们工会一直倡导的吧?”

“加班费翻倍?当然,把基础薪酬拆分成,基础工资+绩效奖金,这是德国法律允许的吧?”

“三年不裁员?没问题。”

“推出员工内部创业扶持计划,把优秀的工人变成我们的小老板。到时候,就算是你请他们别辞职,他们都未必留下。”

汉斯·施密特的额头渗出冷汗。

每一条,都精准地踩在规则的框架内。

每一招,都用工会自己的理念,反过来将死了工会。

这不是谈判。

这是一场……教科书式的阳谋。

角落里,赵建国全程一言未发。

他看着自己曾经愁白了头的难题,被托马斯三言两语化解于无形。

他这才明白,孟总那句“你别说话”的深意。

这不是中国企业和德国工会的战争。

这是德国人自己,在用他们最熟悉的规则,进行的一场“内部教学”。

而远新,只是那个站在高处,微笑不语的最终赢家。

挂断视频前,孟远对他说了最后一句话。

“老赵,记住。师夷长技以制夷,过时了。”

“现在玩的是,师夷长技以治夷。”

一周后,远新集团德国工厂,

非但没有因为那场罢工而元气大伤,反而以前所未有的效率投入了试生产。

流水线上,机器臂精准而稳定地运转着。

在托马斯设计的“弹性工作”与“绩效激励”双重体系下,工人的干劲,比罢工前更足。

赵建国陪着亲自飞来视察的孟远,走在窗明几净的厂区里,心中感慨万千。

“孟总,托马斯先生真是个天才!”赵建国由衷地赞叹,

“他把工会那套东西玩得比工会还精,现在汉斯主席见了他,天天追着问,我们有什么新计划需要工会配合。”

孟远笑了笑,不置可否。

他停在一尘不染的观察窗前,看着下方正在最后调试的核心产线,

“老赵,你觉得,我们赢了吗?”

“赢了啊!赢得不能再彻底了!”赵建国脱口而出。

“不。”孟远摇了摇头,“我们只是赢得了坐上牌桌的资格。真正的战争,还没开始。”

赵建国脸上的笑容一僵。

他顺着孟远的目光看去,心里那根一直紧绷的弦,又被拨动了。

“您是说……专利?”

这才是悬在远新头顶的,真正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工会闹事,只是皮肉伤。

技术封锁,才是对公司的绝杀。

整个新能源行业都知道,高镍三元锂电池的核心技术,正极材料制备与涂层工艺,专利壁垒被韩国和日本焊得死死的。

没有授权,生产每一块电池,都可能面临天价的专利诉讼,甚至被整个欧洲市场禁售。

工厂建得再漂亮,产线再先进,只要造出来的东西是“非法”的,那一切都等于零。

赵建国的声音有些干涩:

“我们……真的要硬闯吗?韩国和日本那边,连谈判的窗口都没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