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改造生产线,科长下马威?(第2页)
“钱科长,这是我们厂化验室出的报告,指标全在这,白纸黑字,您过目。东西好不好,数据说话!”
报告虽然是“土法”检测,但数据详实,条理清晰。
钱科长翻了半天,又叫来技术科和车间的人一起看,最终也挑不出一点硬伤。
在自家技术员点头确认“符合要求”后,钱科长脸憋得通红,极不情愿地在验收单上签了字。
那笔杆子用力之大,差点没把纸给戳破了。
“呼——”
看着远新公司的卡车,顺利开进电池厂仓库,孟远长长吐出一口气。
第一笔货款很快到账,握着那温热的回执,他悬着的心才算落回肚子里。
“最难的第一关,总算是闯过去了!”
有了这笔稳定的进项,远新这棵小苗,总算能扎下根,好好生长了!
然而,孟远这口气并没能松多久,新的难题就找上门来。
两条生产线一齐开动,就像两张嗷嗷待哺的嘴,对原料的需求量瞬间暴增。
尤其是生产二氧化锰,废旧电池简直像个无底洞,吞噬着库存。
孟远很快,发现了问题所在。
他那个刚刚搭起来的“乡村回收网络”,看似收了不少货,却存在一个大问题——极度的不稳定!
今天张三家可能收来几百斤,品相还不错。
明天李四跑断腿,可能一节合格的电池都收不到......
和市电池厂的合作,才刚刚开了个好头,要是因为原料供应掉了链子,
损失的可不仅仅是一笔订单那么简单,失去的将是信任和未来的机会!
“必须换个玩法!彻底改变现状!”
“有啥法子,能让四面八方的废品,尤其是电池和相关的电子垃圾,像听到集结号一样,主动汇聚过来?”
孟远苦苦思索着。
前世那些遍地开花的连锁店、加盟店……他们是怎么快速扩张,网罗资源的?
“加盟!对!就是加盟!”
孟远猛地一拍桌子,堵塞的思路瞬间豁然开朗!
自己辛辛苦苦、效率低下的埋头收,不如发动更多的人,让他们抢着帮你收!
他不需要养几百上千号直属的收购员,那成本太高,管理也难。
他只需要在各个县城、重点乡镇,发展一批有地盘、有人脉、又想挣钱的“加盟商”!
他孟远,或者说“远新再生资源回收站”,负责:
出牌子:提供“远新”的品牌授权。
出标准:制定详细的回收品类、质量标准。
出技术:传授简单的分拣、识别值钱货的诀窍。
最关键的——出钱兜底:加盟商收来的合格废品,远新照单全收,保证他们的货能变成钱!
“而加盟商呢?”
1.出人出场地:利用自己的资源和地方优势。
2.拓展网络:在当地铺开回收点,把货收上来。
3.赚取差价:他们赚收售价和远新回收价之间的差价,干得好还有额外奖励!
这样一来,不就等于快速编织了,一张覆盖周边县市的巨大回收网络吗?
成本低!速度快!规模大!
“对,就这么干!”
孟远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压抑不住的激动,立刻抓起了桌上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