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建元通宝(第2页)
蒲元一听,更喜:“还得主公,眼光就是不一般。”
刘裕点头,再指指刚建成的生产线:“钢炉可以再加几座,循环起来,提高效率。”
“卷轧机的精度还能继续改进,在干中学,干中进步。”
“咱们这是从零开始的,每一处微小的改进,都意义非凡。”
“回头我到附近建造一座城市,把朔钢、造币厂都搬过去,一整座城市都是你的,试验,生产,生活都在里面,你可以尽情地施展你的才华。”
蒲元激动地首点头:“多谢主公,多谢主公。”
古往今来,铁匠的地位什么时候这么高过?
便是传说中的干将莫邪欧冶子也没有真正被人重视过,就算是皇帝的座上宾,社会地位也没有提升多少,可调配利用的资源始终少得可怜。
可在这里,要什么有什么,甚至能拥有一座专属城市。
以前,谁敢想?
蒲元连夜调整模具。
第二天,又一批崭新的建元通宝出炉。
刘裕再次查验,量尺寸,称重量,测试硬度等物理属性,最后满意点头,朝李儒道:“文优,你在朔方还有一个任务,就是监督建元通宝的制造,供料、储存、保护这些工作都要你做。”
“建元通宝一月初一正式发行,按照我的预计,第一批需要至少一亿枚才能满足需求。”
“五钱、十钱、百钱三种也己经定稿,只待冲压。”
“在正式发行之前,不许泄露任何消息。”
“这些钱币更不准流到外边。”
“到时先在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雁门、太原、上郡、西河郡试用,看看反响再陆续在长安与凉州展开。”
李儒面带忧色:“主公,发行新币没问题,旧币怎么办?”
刘裕笑道:“当然要回收了,一比一或者一比二回收,品质好的一比一,品质差的一比二,如果更差,那就一比三一比五。”
李儒不太懂,只本能地追问:“那咱们不吃亏吗?”
刘裕反问:“我干过吃亏的事儿?五铢钱里的铜料不少,融了就能回本。”
“何况建元通宝的发行不只是亏或者赚的事儿,还是话语权影响力的争夺。”
“在咱们治下,建元通宝和五铢钱没区别。”
“可外地呢?外地的百姓会自行选择试用建元通宝或者五铢钱。”
“选五铢钱无所谓,可只要认可咱们的建元通宝,基本上就等于认可了我这个秦王,一点点积累,百姓们会让袁隗老贼知晓什么叫做民心所向。”
刘裕只能这么解释。
货币战争这个概念对这个时代的人而言,还有点复杂。
但就这,李儒己经听得激动不己:“妙啊!”
“这一招真妙!”
“建元通宝如此品相,必然会得百姓认可。”
“而且无法仿造,铜含量也不高,不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
“如果与我朔方的数种特产绑定,能使外地商人不得不试用建元通宝,天长日久之下,百姓只知建元而不知五铢钱,从货币层面一统天下。”
“袁隗老贼得知,必然想办法禁绝,可单纯地禁绝于事无补,还会使百姓离心离德。”
“主公,高啊!”
“不战而屈人之兵!”
“恭喜主公,贺喜主公,一统天下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