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工匠系(第2页)
李儒越想压力越大。
甚至有点担心自己会不会被取代。
李儒越看,心里越沉。
待进入“实验室”,看到一群工匠握着细、短的小笔伏案奋笔疾书,在光洁的朔方纸上写下一行行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更确信自己的判断。
低头一看,却看不懂。
是汉字,但夹杂着一些他不认识的符号。
而且就算是纯汉字组成的句子,他也读不懂。
每个人都认识,凑一块就成了天书。
果然!
殿下在秘密培养另外一套班底。
这群人成长起来,将是一股非常恐怖的力量。
按照殿下所言,一个工匠抵数万精锐,这些人凑一块岂不是彻底压制亲卫系?
这还只是朔钢。
隔壁还有
个朔纸呢。
而且殿下刚才说是要以“集团”命名。
集团集团,说明规模会很大,数千人,数万人,甚至更多!
嘶——
殿下好大的野心!
好恐怖的手段!
这才短短两年而己,一边打仗一边改革一边悄悄积蓄实力,多管齐下,再过个三五年,那还了得?
难怪殿下一点也不急。
李儒越想越紧张,不大会儿便大汗淋漓。
刘裕扭头:“文优,何故满头大汗?”
李儒急忙躬身回话:“热,热的。”
刘裕笑道:“这里是热,不过习惯就好了,以后常来转转,向师傅们学习学习,对你有好处。”
李儒听到这话,顿时大喜。
殿下没有设置障碍和壁垒的意图,反而让我来这里学习。
这分明是把我当心腹!
要提拔我重用我的前兆!
让我与朔钢一系走得更近一些!
殿下英明!
李儒想到这,恨不能当场跪下给刘裕好好磕几个响头。
刘裕觉察到李儒的小变化,只觉得莫名其妙。
只是让他来这里学习学习,怎么反应这么强烈?
朔钢和朔纸是他一手建立、培养,工作模式相对科学。
尤其做大量记录、实验的工作模式以及一切以成果说话的工作思维,能扭转当下流行的清谈、务虚、浮夸之风,对各行各业尤其官僚体系的影响最大。
李儒在三国历史上的一众谋士中己经算是较为务实的了,日常要处理许多杂务。
但在他眼里,却多是无效务实,不那么合理,改进空间非常大。
他让李儒来朔钢学习,就这么个小目的。
顺带着让李儒刷刷存在感,毕竟李儒要在朔方呆一段时间,肯定要与这两项产业打交道。
溜达一圈后。
进入办公室。
坐下,首截了当地问:“老蒲,你刚才说发现一种铜合金配方,对吧?”
老蒲重重点头:“对。”
又犹豫道:“只是不知道用在什么地方,因为这个的各方面指标都不如钢铁,但成本比钢铁更高。”
刘裕再问:“能铸币吗?”
老蒲愕然:“铸币?钱币?”
刘裕点头:“不错,就是钱币,形制与五铢钱类似,外圆内方,但略大略厚,文字也更清晰。”
老蒲皱眉:“属下还真没有考虑过这个事情,能不能做,也没把握,只能做几个成品看看效果。”
说到这,小心翼翼问:“现在就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