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暗流未息
晨雾如纱,笼罩着刚刚经历血战的阵地。+h_t·x?s`w_.*n′e′t~楚云飞踏着露水浸湿的草地,缓缓走过每一处战壕。空气中弥漫着硝烟与血腥混合的气息,地上散落着弹壳、绷带和破碎的武器。远处,担架队正将最后一批阵亡将士的遗体抬往临时墓地。
"团座,统计完成了。"孙铭拿着一份名单走来,眼圈发红,"这一仗,我们阵亡一百八十七人,重伤九十三人,轻伤两百余人。毙敌约六百,俘虏三十五人。"
楚云飞接过名单,手指微微颤抖。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条鲜活的生命。他尤其注意到三营七连几乎打光了,活下来的不到十个人。
"厚葬阵亡将士,立碑刻名。重伤员优先转运后方医院,轻伤员就地治疗。"楚云飞声音低沉,"另外,从团部经费中拨出专款,给每个阵亡将士家属发三十块大洋抚恤金。"
孙铭愣了一下:"团座,这...超出标准太多了。按军规,阵亡抚恤只有十块大洋。"
"那就从我薪水里扣。"楚云飞斩钉截铁,"这些弟兄们把命都搭上了,他们的家人不能没人管。"
孙铭肃然敬礼,转身去安排。楚云飞继续巡视阵地,不时停下来与伤员交谈,或是帮士兵们调整防御工事。虽然日军暂时退却,但根据侦察兵报告,108师团只是后撤整补,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走到一处机枪阵地时,楚云飞发现几名士兵正围着一个简易神龛祭拜。神龛上摆着几个窝头和一碗酒,后面贴着张纸条,写着"王铁柱等二十七烈士之位"。
"团座!"士兵们见他来了,慌忙立正。
楚云飞摆摆手,走到神龛前,郑重地鞠了三个躬。王铁柱是跟随他从太原一路打出来的老兵,在黑虎岭战斗中为掩护战友而牺牲。
"铁柱家里还有什么人?"楚云飞问道。
"回团座,就一个老娘,住在榆次。"一名上等兵回答,"铁柱哥常说,等打跑了鬼子,就回家伺候老娘..."
楚云飞心头一酸。在这个时代,像王铁柱这样的故事太多了。他暗下决心,一定要亲自去榆次看望那位失去独子的老母亲。
"你们连还剩多少人?"
"能打的就我们七个了,团座。"上等兵苦笑,"不过补充兵已经到了,都是些半大孩子..."
楚云飞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不远处,几十名穿着不合身军装的少年正在老兵带领下学习装填子弹。那些面孔稚气未脱,最大的不过十七八岁,最小的看起来只有十四五岁。
"好好带他们。"楚云飞拍了拍上等兵的肩膀,"把你们连的英勇传统传下去。"
离开前沿阵地,楚云飞骑马前往野战医院。一路上,他注意到虽然部队伤亡惨重,但士气依然高昂。士兵们见到他,纷纷立正敬礼,眼中满是崇敬。这种发自内心的拥戴,不是靠军衔和权威能换来的,而是他用一次次身先士卒和爱兵如子赢得的。
野战医院设在村中一座废弃祠堂内。还没进门,就闻到浓重的血腥味和消毒药水的气味。院内摆满了担架,轻伤员坐在墙边等待治疗,重伤员则安置在祠堂正殿。医护人员穿梭其间,忙得脚不沾地。
楚云飞刚踏进院子,就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厉声指挥:"重伤员优先手术!失血过多的立即输血!三号帐篷需要更多绷带!"
是林霞。*搜!搜¨小~说?网¢ _无-错.内.容?她站在祠堂台阶上,白大褂沾满血迹,头发凌乱地扎在脑后,眼下挂着浓重的黑眼圈,显然一夜未眠。但她的声音依然清晰有力,指挥若定。
"林医生。"楚云飞走上前。
林霞转头看到他,紧绷的面容稍稍舒展:"楚团长,你来得正好。我们缺麻醉剂和血浆,至少还需要二十套手术器械。"
楚云飞立即叫来随行参谋:"马上联系师部军需处,就说我楚云飞急需医疗物资,请他们优先调拨。另外,从团部警卫连抽调二十个壮小伙子过来献血。"
参谋领命而去。林霞感激地看了楚云飞一眼,随即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楚云飞没有打扰她,而是卷起袖子,走到献血队伍前:"从我开始。"
献血后,楚云飞帮忙搬运伤员。他发现林霞的医术确实高超,许多在现代医院都棘手的外伤,在她手下都能得到妥善处理。更令人惊讶的是,她似乎掌握了一些超越时代的医疗技术,比如简易的静脉输液和创面清创术,这些在1940年的中国战场极为罕见。
"你的医术是跟谁学的?"趁林霞短暂休息时,楚云飞递上一杯热水,轻声问道。
林霞接过水杯,眼神闪烁了一下:"家传的。我父亲...曾是协和医院的医生。"她停顿片刻,又补充道,"后来在南京..."
无需多言,楚云飞明白了。1937年的南京,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他轻轻握住林霞的手:"对不起,勾起你的伤心事了。"
"都过去了。"林霞勉强一笑,迅速转移话题,"对了,那个军统特工今早死了。"
楚云飞眉头一皱:"死因?"
"高烧引发多器官衰竭。奇怪的是..."林霞压低声音,"临死前他突然清醒了片刻,说了一句日语,好像是"时空锚点已确认"。"
楚云飞心头一震。这句日语证实了他的猜测——军统的"时空异常"调查背后,可能有日本势力的介入。那个神秘的"陈博士",说不定与日军有某种联系。
"尸体处理好了吗?"
"按你的吩咐,已经火化了。不过..."林霞犹豫了一下,"张明远留下的两个"卫生员"偷偷取走了死者的血液样本和一些器官组织。"
楚云飞眼中寒光一闪。军统果然不死心,还在暗中调查。他必须尽快揪出部队内部的眼线,否则后患无穷。
离开野战医院,楚云飞回到团部召开军事会议。各营连长虽然大多带伤,但全部准时出席。会议开始前,楚云飞带领全体军官为阵亡将士默哀三分钟。
"诸位,"楚云飞指着沙盘开始部署,"108师团虽然暂时撤退,但根据侦察兵报告,日军正在调集更多兵力。预计三天内,他们会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
军官们面色凝重。这一仗虽然打赢了,但部队伤亡过半,战斗力大打折扣。
"我知道大家担心什么。"楚云飞环视众人,"兵力不足,弹药紧缺,伤员太多...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更需要改变打法。"
他拿出一叠油印的小册子分发给众人:"这是我编写的《弹性防御作战手册》。核心思想是:化整为零,以小股精锐部队袭扰敌军,积小胜为大胜。·新′完′本*神^站+ ?更′新?最^快′"
一营长赵守田翻看手册,眉头紧锁:"团座,这...这不是跟八路那套游击战差不多吗?上头知道了..."
"战术无分党派,能杀鬼子就是好战术。"楚云飞斩钉截铁,"日军火力占优,我们若继续硬碰硬,有多少人命够填?"
"团座说得对!"年轻的二营副站起来支持,"咱们特种部队上次穿插敌后,不就端了鬼子炮兵阵地吗?这种打法管用!"
传统派与革新派很快争论起来。楚云飞静静听着,不时引导讨论方向。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让军官们自己认识到战术变革的必要性,比强行命令更有效。
会议持续到中午,最终达成折中方案:保留主力部队的正规战能力,同时组建更多特种小分队,开展游击作战。楚云飞还宣布将举办为期一周的军官培训班,传授新型指挥方法。
"记住,"会议结束时,楚云飞强调,"从今天起,我们推行"任务式指挥"。上级只交代任务目标,具体如何完成,由前线指挥官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这种现代军事理念让许多老军官耳目一新,也有些人暗自嘀咕这是"离经叛道"。但楚云飞的威信足以压住所有异议。
散会后,沈教授悄悄留下:"团座,电台截获一份奇怪的电文,用的是我们没见过的密码。但有几个关键词重复出现,包括"楚氏战术"和"时空验证"。"
楚云飞心头一紧:"能追踪发报位置吗?"
"大致方位在师部附近,但更精确的位置需要时间确定。"
"继续监听,但不要打草惊蛇。"楚云飞沉思片刻,"对了,那个"迷雾"计划效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