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六国定夏
玄中城又因为夏国的想法热闹了起来,六大强国的核心决策者陆续抵达。朱昭熙乘坐最新的蒸汽动力船从熙洲赶到了这里,来到这里之后立刻与朱祁钧、朱瞻壑等人开始讨论起来夏国举国搬迁,宁国接收现在的夏国国土的事情。
这一变动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是夏国对对宁国的制约与武洲势力的布局,成为六国商议的焦点。
“夏国这事,确实得好好合计。”朱祁钧率先开口,指尖轻叩桌面,“当初设立夏国本来就有制约宁国的想法。如今云瑗皇妹想要西迁,宁国如果接手太平洋岛屿,吕宋与倭国连成一片,那整个太平洋就是宁国说了算了。”
他的顾虑代表了五大国乃至大明联邦所有国家的共同担忧——在朱权时代,宁国凭借航海技术与海外贸易,曾是联邦内话语权极重的势力。
那时候的朱昭熙还只是在北熙洲开荒呢,这么一个强大的国家,再加上混乱不堪的伪明,朱昭熙都不得不通过加强夏国来制约宁国。
即便如今六国并立,因为朱权为了发展深耕科学技术方面,宁国的科技底蕴仍不可小觑。如果将宁国彻底困于吕宋,反而可能促使宁国更加专注于技术深耕,成为“小而精”的强劲对手,这可不是朱昭熙他们所愿意见到的。
朱瞻壑接过话头:“宁国如果困于一隅,必定全力发展科技。宁国现有技术在很多方面本就领先,如果更加专心的发展,未来恐成心腹大患。
让夏国西迁,给宁国些发展空间,未必是坏事。但这‘空间’得有边界,咱们也不能为了他们的事情白跑一趟不是。”他的观点点明了六国的核心考量:与其压制宁国,不如通过利益置换引导其发展方向,同时攫取实际利益。
朱昭熙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宁国的技术底蕴,诸位都清楚。以往想让他们分享,难如登天。如今夏国之事,倒是个契机。宁国想接手太平洋岛屿,总得拿出些‘诚意’。”
她顿了顿“比如,近三年的航海仪器技术、新型船舶设计图,得向六国开放共享。”这一提议直击要害——宁国的技术优势多集中于航海与精密仪器,若能获取这些,六国的海军实力与海外拓展能力将大幅提升。
在收到这些消息之后,朱奠培虽然有些为难,但终究没有直接反驳。夏国西迁对宁国是千载难逢的机遇,若不付出代价,六国绝不可能同意。“技术共享可谈,但需分阶段进行。”他斟酌的回答着五国的意见,“此外,太平洋航线的控制权,宁国同样有诉求。”
此言立刻引发其他五国的警觉。太平洋贸易的繁荣有目共睹,如果宁国垄断航线,无异于扼住联邦的经济命脉。
“航线控制权不能放。”朱祁垣,洪州共和国的代表,斩钉截铁地说,“我们可以组建联邦航运委员会,由六国共同管理。各条航线的岛屿、港口,归委员会统筹运营,盈利按比例分配,所属国得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