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昆仑山下快递点
初秋的昆仑山脚,风里已经带着寒意。蒯迪元踩着梯子钉最后一块木牌,“凡人快递·昆仑分部”八个红漆字在阳光下格外显眼。木牌下方的玻璃窗擦得锃亮,里面摆着两张旧书桌拼起来的柜台,墙角堆着刚到的纸箱,最上面的包裹贴着熟悉的天机阁封印——这是他离开老城区的第三个月,也是“物流修仙论”第一次走出市井,扎根在真正的修仙之地。“小蒯老板,歇会儿喝口热茶?”隔壁杂货铺的赵叔端着搪瓷杯走来,杯口冒着白气。他是土生土长的山脚人,看着蒯迪元从租店面到刷墙挂牌,黝黑的脸上堆着朴实的笑,“这地方邪乎得很,前几年也有外乡人来开店,没一个撑过半年的。你可得当心,别碰那些修士的东西。”
蒯迪元接过茶杯,指尖传来熟悉的暖意:“谢赵叔,我就送送快递,不惹事。”他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昆仑主峰,山巅隐在云层里,偶尔有金色的光点闪过——那是修仙者御空飞行留下的灵力轨迹,比老城区的灵力波动强上百倍,让他的手表残片总在不知不觉中发烫。
开业第一天的生意出奇地好。天刚亮就有个穿灰袍的小道童送来个布包,说是要寄给山外的俗家亲戚;上午收了个缠着锁链的木箱,寄件人是个戴斗笠的修士,只说“送到东海龙宫旧址”,付的运费是三块闪着灵光的灵石;最让他在意的是个巴掌大的锦盒,面单上写着“昆仑内门·云师兄亲启”,寄件地址是山脚的“静心庵”,盒子表面隐约有金色的符文在流动。
“这单得亲自送。”蒯迪元把锦盒放进特制的帆布包,里面垫着赵叔给的绒布,能缓冲灵力波动。他记得柳先生说过,修仙者的物件大多带着强烈的因果,尤其是门派内部的信件,差之分毫就可能出大错。手表残片轻轻震动,提醒他这次派送不一般。
骑上改装过的电动车——车轮换了防滑胎,车筐加了灵力缓冲阵——蒯迪元顺着山路往上走。昆仑的山路比老城区的巷弄难行百倍,碎石铺就的路面坑坑洼洼,两旁的松树在风中发出呼啸,偶尔有小石子从崖壁滚落,砸在头盔上“砰砰”作响。
行至半山腰的岔路口,他停下车查看路线图。图上标注着两条路:左边的大道宽阔却绕远,据说常有低阶修士练习御剑术,容易撞上;右边的小径陡峭却更近,路口立着块警示牌,“非本门弟子禁入”。手表残片突然发烫,顺着灵力流动的方向望去,小径深处隐约有银色的光带在闪烁,那是灵力汇聚的痕迹。
“试试就试试。”蒯迪元深吸一口气,调转车头拐进小径。刚进路口就感觉一股柔和的力量包裹住车身,电动车的颠簸瞬间减轻了许多,像是行驶在平地上。他集中精神感受灵力流动,手腕的残片越来越烫,脑海中浮现出清晰的路线——哪里有凸起的石块,哪里有灵力漩涡,哪里需要放慢速度,都像地图一样铺展开来。
这就是“以路悟道”在昆仑的进阶版。老城区的灵力是溪流,昆仑的灵力就是江河,只要顺应水流的方向,再陡峭的山路也能走得平稳。蒯迪元甚至能感觉到,车轮碾过碎石的节奏和灵力波动的频率渐渐同步,车身周围泛起淡淡的金光,把飞溅的石子都挡在了外面。
行至一处瀑布前,山路突然断了。飞流直下的水幕挡住去路,水汽中混杂着凌厉的灵力,让普通修士都难以靠近。蒯迪元却在水幕中看到了条隐约的通道——那里的灵力流动异常平缓,像故意留出的通路。他握紧车把,心里默念“缩地成寸”的要诀,电动车竟真的穿过水幕,落在了对岸的平地上,连衣角都没沾湿。
“真的成了!”他兴奋地握紧拳头。在老城区只能缩短几米的距离,到了昆仑竟能直接穿过瀑布,这就是高浓度灵力环境的好处,让他的“物流修仙术”有了用武之地。帆布包里的锦盒轻轻震动,表面的符文亮了亮,像是在回应他的喜悦。
穿过三道瀑布、两座石桥,终于到了昆仑内门的入口。巨大的石门上刻着“昆仑仙宗”四个古字,门两旁的石狮子眼睛是两颗硕大的夜明珠,在白天也散发着柔和的光芒。两个守门的修士拦住他,眼神警惕地打量着电动车:“凡人不得入内,修士凭证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