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古代乡村老太太35(第2页)
可算是还上了万文在外面欠下的赌债,万福家也变得一贫如洗了。
土地没有,手艺没有,万春跑了,儿子万文被人打的鼻青脸肿的回来了,可是家里欠了一屁股饥荒。
老二万贵家里呢,现在没有土地,卖镇里房子的钱也都花的差不多了,全家人只能靠编织过活。
可是万贵两口子只会简单的编席子,赚回来点买盐的钱还可以,粮食是无论如何也赚不回来了。
还好万武之前在冯二丫的小院跟着学了不少东西,要不然全家都得饿死。
万喜家的万秋己经被福运楼的东家给送回来了。
万秋之前时不时的试验在她身边有多少人看守,她要怎么才能躲过所有人监视的时候,把她的福运都给试验光了。
不是说她的锦鲤运不给力,而是这个锦鲤运也是需要补充的。
万秋要是交了好运,让她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她的气运就会更强盛。
反之,好运就会慢慢被消磨掉。
而万秋的福气都用来供养福运楼生意,和帮助自己逃跑上用了。
她现在不光锦鲤运没有了,反而变成了一个经常会倒霉的人。
万喜家看似现在什么都没损失,可就万秋现在的气运来说,以后怎么样还不好说。
冯二丫和冯庆有一家,是在棉花和辣椒收获后,被太子的人接走了。
这些人是太子走之前特意留在县城里的,经常会到柳河村来看看作物的长势。
太子今年也在他的田庄试种了这两种作物,虽然由于不了解棉花和辣椒生长习性养死了一些,到底大部分还是活了下来。
这就证明这两样作物在其它地方也能存活。
太子的人把冯二丫和冯庆有一家接走,就是为了这两种作物做推广。
农庄的庄户们毕竟才种了一年,经验不是那么丰富。
冯庆有家的几个儿子之前都帮冯二丫伺弄过菜园子和田地,对这两种作物更了解,叫他们帮忙推广刚刚好。
到了京都几人被安排在太子的庄子上住,皇上还特意召见了冯二丫。
说了一些勉励的话,赐了一些金银珠宝和一座宅子,一个庄子。
还赐了冯二丫一个二品育农夫人的封号,作为发现新作物得奖励。
辣椒还好说,主要还是棉花,帮普通百姓解决了很大的保暖问题。
这个时候,到了冬天有钱人穿丝绸的衣服保暖,穷人用的就是柳絮,穿的衣服也都是麻衣。
每年冬天都会冻死不少人。
冯二丫发现的作物绝对是大功一件。
就这样,冯二丫和冯庆有家算是在京都住下了。
冯二丫跟冯庆有他们这些年纪大的,被留在京都指导种植这两种作物。
冯庆有的几个儿子,都被皇上封了一个小官职,然后带着皇上给的人手,从北方开始指导种植棉花和辣椒。
北方天气寒冷,正是需要这两种作物的地方。
冯老二因此还和守边的将军成了好友。
几个孙子辈的孩子全部留在京都,在太子的介绍下,进了这里的书院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