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九鼎”令牌温润的触感紧贴着掌心,钱胜站在军用运输机的舷窗边,俯瞰着下方逐渐被无边无际的黄褐色所取代的绿色。机舱内,引擎的轰鸣声低沉而有力,龙同志坐在对面,闭目养神,但钱胜能感觉到对方如同磐石般沉稳的气场下,隐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他们的目的地,是西北深处代号“旱魃”的绝密基地。一份由“九鼎”加密卫星拍摄的遥感图像,正摊开在钱胜面前的小桌板上。图像中心,是一片被连绵沙丘包围的、面积约十平方公里的干涸盐湖盆底。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在这片死寂的灰白之上,竟诡异地分布着几处极其微弱、却真实存在的“绿点”!那是生命力顽强到不可思议的沙生植物群落,如同镶嵌在死亡之眼中的翡翠。
“就是这里,‘绿洲摇篮’计划的核心试验区。”龙同志睁开眼,声音在引擎声中依然清晰,“地质勘探确认,盆地下方三百米处,存在一个储量巨大但盐分极高的古地下水层。我们的任务,不是抽水灌溉——那会带来灾难性的次生盐渍化。而是…”他指向图像上那几个微弱的绿点,“利用它们!利用这些在极端环境下进化出的生命奇迹,结合你的‘雪绒盾’技术和…‘道法自然’的感悟,尝试在盆底构建一个自我维持、并能逐步向外扩张的‘生命场域’!这是验证你那份战略防御网络构想的第一步,也是国家在西北生态屏障建设上的关键一搏!”
钱胜的目光紧紧锁住那几处绿点。在【种蘑菇 lv10】对生命力的极致感知,以及【风水堪舆 lv3】对地脉能量流动的模糊感应下,他仿佛能穿透图像,感受到那些植物根系在盐碱与干旱的双重绞杀下,依然顽强汲取着深层水分和微弱养分的悲壮与坚韧。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部浓缩的生命抗争史诗。
“我明白了。”钱胜的声音沉稳有力,“关键不在于‘给’它们什么,而在于‘唤醒’和‘连接’。唤醒它们自身被压抑的生命潜能,连接它们与深层水源之间被阻断的能量通道,构建一个局部的、自给自足的生命循环场。”
龙同志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没错!基地已经为你准备了最顶级的植物生理实验室、微生物培养中心和地质水文监测站。需要什么,直接调用‘九鼎’权限。时间…很紧迫。沙化的脚步不会等我们。”
飞机降落在隐藏在戈壁深处的简易机场。扑面而来的,是干燥灼热的风沙和一种深入骨髓的荒凉感。“旱魃”基地如同一个巨大的金属甲虫,匍匐在沙海边缘。钱胜没有丝毫休整,直接扎进了实验室。
挑战是前所未有的严峻。目标植物——一种代号“旱莲”的稀有灌木,叶片肥厚多汁,根系深达数十米。实验室分析显示,它的细胞液渗透压高得惊人,能在极高盐分环境下维持水分;其根系能分泌特殊有机酸,溶解深层岩石中的微量元素;更神奇的是,其根部共生着一种前所未见的、极端嗜盐碱的固氮菌!
钱胜立刻意识到,这“旱莲-固氮菌”共生体,就是构建“生命场域”的核心引擎!他的工作,就是强化这个引擎,并“唤醒”盆底其他沉睡的生命种子!
挂机面板在意识海中全速运转!【种蘑菇 lv10】的经验值在极限推演中燃烧!
* **“雪绒盾”广谱化:** 他尝试将“雪绒盾”的核心诱导子进行分子修饰,使其能有效激活“旱莲”和其共生菌的抗逆基因表达(耐盐、耐旱、耐强辐射)。这需要对植物和微生物防御机制的共通性有深刻理解。
* **“道法自然”的调和:** 他摒弃了粗暴的基因编辑或化学刺激,转而运用【风水堪舆 lv3】对地脉能量(磁场、地热梯度、微弱地下水汽)的感知,结合【医术 lv3】对能量流动(如同人体经络)的理解,在实验室中模拟盆底环境,精心设计了一套“能量穴位刺激”方案——利用特定频率的微弱电流场和磁脉冲,精准刺激“旱莲”幼苗根系的特定区域,模拟自然环境下深层水流和矿脉能量的“脉动”,引导其根系向更深、更富水汽的地层探索,并优化共生菌的代谢活性!
* **生命网络构建:** 他借鉴菌丝网络传递养分和信息的方式,尝试利用“旱莲”根系分泌的特殊信号物质,诱导盆底其他几种耐旱草种的种子萌发,并初步建立地下微弱的“化学通讯”网络。这需要【种蘑菇 lv10】对菌丝网络机制的深刻洞察与【道法自然】对万物互联的感悟高度协同!
实验室里,恒温箱、光照培养架、精密的电生理刺激仪、微生物发酵罐昼夜不停地运转。钱胜如同一个不知疲倦的炼金术士,在微观的生命密码与宏观的能量场域之间穿行。挂机面板上,几个核心技能的经验值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尤其是【种蘑菇 lv10】,在触及生命本源奥秘的探索中,正向着圆满的境界稳步迈进。
然而,理论上的完美,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依然显得脆弱。
第一次实地试验,选择在盆底中心一处相对平坦的区域。十株经过“雪绒盾”强化和“能量穴位刺激”的“旱莲”幼苗,连同接种了优化共生菌的土壤基质,被小心翼翼地种下。钱胜亲自在种植点周围,按照“道法自然”的感悟,布置了简单的引导地脉能量的“石阵”(利用特定形状和朝向的岩石,微弱地改变局部气流和地磁分布)。
开始几天,情况似乎良好。幼苗在特制的保水材料包裹下,挺过了白天的酷热。监测设备显示,其根系在缓慢但坚定地向深处探索。
但到了第七天深夜,一场毫无预兆的特大沙暴,裹挟着滚烫的沙砾和刺骨的寒风,如同疯狂的巨兽,席卷了整个试验盆地!
狂风嘶吼,飞沙走石!能见度瞬间降至零!安置在试验点的精密传感器被直接摧毁!用于引导能量的石阵被狂风吹得七零八落!
基地指挥室内,气氛凝重如铁。龙同志盯着卫星云图和失联的传感器信号,眉头紧锁。钱胜站在巨大的观测窗前(此时已被沙砾打得噼啪作响),脸色苍白。他闭上眼睛,将全部心神沉入意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