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财三千万 作品

第478章 眼中闪烁着兴奋之色

冯去疾起身拱手应诺,文武百官屏息凝神,心提至喉间——这战报是败是胜,关乎重大。

若是败报,陇西郡失守,内史之地岌岌可危,大月氏铁骑南下,天下恐生动荡。

众人议论纷纷,冯去疾接过竹简展开后,深深吸气,目光扫过内容。

李斯、蒙毅等人紧盯冯去疾神色,试图从中解读战况。

仅仅瞥了几眼,冯去疾嘴角浮现笑意,眼眸闪烁喜悦。

众人见状,顿时安心不少。

“陛下!贺喜陛下!天佑大秦,这是捷报啊!”冯去疾激动得声音微颤。

殿内气氛缓和许多,嬴政亦松了口气。

“念来听听,让众卿看看我大秦如何击溃胡虏!”嬴政挥袖示意。

冯去疾上前几步,双手托竹简朗声诵读:“臣王翦奏报,承天恩庇护,此役斩敌万余,重创大月氏主力,大获全胜!”

轰!

大殿顿时一片惊呼。

“怎么可能……”

“万余?”

“全是大月氏骑兵?”

所有人震惊不已,难以置信。

岂有此理!

人人都知道出征时军中只有八千精骑。

当初王翦等人商议御敌之策时,本是打算逐步将大月氏的骑兵驱逐出陇西郡。

那时出征根本没想过能取胜,只要能把大月氏赶跑就已算成功。

可如今刚开头就说要歼灭敌军上万?

大月氏总共才有多少骑兵?这上万岂不是把他们的全部兵力都包括进去了?

就连坐拥龙椅的嬴政也有些坐不住了。

“右相……”嬴政微微蹙眉。

“陛下,这是老将军亲笔所写,绝无虚假,而且后面还详细记载了取胜的过程!”冯去疾连忙解释。

嬴政这才缓缓点头:“好,继续念。”

“臣王翦率军至冀县后,原按既定策略布阵,但千人将苏牧提出另一计策,名为‘以血还血’。”

苏牧!

这两个字一出,大殿里一半人都露出疑惑之色。

苏牧是谁?

区区千人将怎能在王翦面前发言?

这是那些不知苏牧底细者的反应。

但了解苏牧之人却另有看法。

李斯、赵高、蒙毅以及嬴政自己,皆对此心知肚明。

“苏牧提议派出轻骑两千,避开大月氏重兵把守的狄道方向,改从长城另一端的临洮关出击,直捣大月氏后方。”

“大月氏倾巢而出,后方空虚,遂以千人将苏牧为主帅,副将王离为辅,大军次日自临洮进军。”

“数日后,在措温布附近发现大月氏第一主力贵霜部驻扎之地,当夜即发起突袭。”

冯去疾读到这里停顿了一下。

他对这位叫苏牧的年轻人充满敬意,胆识实在惊人。

在这所有人都准备牺牲百姓性命换取时间、力求将敌驱逐之时,他竟反其道而行之,主动率军深入敌境。

朝堂上下一片惊愕。

至于嬴政此刻已说不出话来。

苏牧带来的震撼实在太多。

嬴政急切地望向苏牧,想知道他如何应对强敌,更想知道那数万大月氏骑兵的命运。

“苏牧夜袭贵霜部,激战通宵直至次日正午,贵霜全灭,斩首四万三千余。”

“战后,苏牧与王离迅速转向另一小部,再度屠戮,获首级数千,随后隐没于大月氏深处。”

冯去疾话语简练,却让朝堂上下感受到战场的残酷与血腥。

“难怪此计名为‘以血还血’,苏牧早有决断。”

嬴政激动难抑,“果然名副其实!这才是大秦风骨!”

苏牧三日之内连破两部,斩获万余首级,却悄然匿迹于大月氏腹地。其他部落闻讯戒备森严,他的原有策略难以施展,且另有布局待成。

“月氏人求援陇西,主力匆忙撤回狄道。”冯去疾续道,“途中遭遇伏击,京观赫然,两侧巨石、滚木及积雪倾泻而下,将万骑困毙。”

“在此之前,苏牧已遣使通报,我亲率大军封锁谷口,令其无路可逃。”

“鏖战数日,十万大月氏骑兵尽丧于此!”

王翦上前,“天佑大秦,得此良才,臣愿为苏牧请功。”

嬴政接过竹简,霍然起身,眼中闪烁着兴奋之色。

天命眷顾大秦,得此贤才,令异族闻风丧胆。嬴政握紧天子剑,高声言道。

殿堂之上数百官员齐齐站起,齐呼天佑大秦。

嬴政未曾料到,临行前与王翦所谈之语竟有如此成效。他深知苏牧常能创造非凡之举,却未料此次之举已非奇迹,而是近乎神迹。昔日秦国曾有一位耀眼将星——武安君白起。彼时秦国因白起而令六国生畏,今日嬴政于苏牧身上见到了白起的影子:胆大心细,谋定而后动。

自深入大月氏腹地始,利用其恐慌设伏,最终于狄道险隘全歼敌军,苏牧始终胸有成竹。嬴政感慨万分,庆幸当日与李斯出巡时遇见苏牧,此子必为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