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天山幽谷无归术,且向昆仑觅异方(第二节)(第2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夏云的几个哥哥已分户另起新家,夏云夫妻、他们两岁的儿子和老夏一家人住在东六环。由于夏云的伤还没好利索,塔里蒲便自愿做了竖爷和三恒的向导,陪着他俩游逛起来。
那时已是初秋时节。西域的夏天暑气来得猛烈,退去的时候倒也干脆,一点也不拖拉,前一天分明还是似火的骄阳,后一天,突然就如水般温顺了起来。塔里蒲带着竖爷和三恒两人离开夏云家时,太阳已经高挂空中,从东方斜洒下明亮柔和的光。镇上不见大路,只有闾巷。闾巷间随处可见玩耍的小孩,或三五成群,或两两成双;大人却比较少见,据塔里蒲说,这个时间,男人都忙着准备牲畜们过冬的草料,女人都去溪边浣洗衣服,老人和半大孩子都去放牧了。三人穿过一个个闾巷,向西走去。
蒲类虽是匈奴人出入西域的要道,却不在商道的主道上,故而镇上多是民居,少有店铺。三人很快就来到了镇子的中央,中央是一个大广场。广场中央是大石块垒砌的三层圆台,圆台上立着两座骑着马的人物雕像。雕像已经斑驳陈旧,但却洁净无尘。不用塔里蒲介绍,竖爷和三恒就知道汉人将军雕像是赵充国,胡人装束的自然就是猎骄靡。不过两人还是认真听着塔里蒲讲完猎骄靡和赵充国的故事。
广场的正东面是一栋房子和院子都有普通人家三倍大的宅院,塔里蒲介绍说那就是王宫。塔里蒲介绍说,那就是王宫。蒲类的国王也是世袭的,然而国王跟普通人一样是要放牧蓄养牲畜的。国王相比普通人多了一份朝廷的俸禄,不过这俸禄是要充公的。国王还负责公共事务的审批,比如盖新房子——在蒲类新房子不能随便盖,有统一的规划;还比如公款的花费,接待汉使以及各国使者,出使长安或其他西域各国等,都是需要花钱的。做国王的好处就是可以住在大房子里,除此以外塔里蒲也想不出来还有什么其他好处了。
三恒对王宫很好奇,想进去看看,便央求塔里蒲。塔里蒲似乎并不为难,很痛快地答应了三恒。王宫门口有几个小孩正在玩耍,看到塔里蒲都叫起了"哥哥"。塔里蒲跟小孩们打了个招呼,便带着竖爷和三恒向里面走去。王宫的构造很简单:房子分前后两排,前排九个房间,后排六个房间,共十五个房间。这十五个房间按前排三个连后排两个为一组,共三组,每组互不相连,内部结构与普通民居完全一致。屋后是个大院子,虽大但也只有一个羊圈、一个牛圈和一个马圈,这些棚圈跟普通人家的差不多大小。要说有什么特别之处,就是比别人家多了几棵梨树。据塔里蒲说,王宫里住着老国王和他已成家的幼子一家,他们住在中间那组房子里。两边的房屋主要用来接待使者,不过自从匈奴归顺朝廷,蒲类已多年没有使者来访,两边的房屋也已空置多年。三恒很失望。他原本想看点新鲜的东西,却发现王宫与夏云家没什么两样。
离开王宫,塔里蒲跟小孩们道别,然后带着竖爷和三恒穿过广场继续向西走去。三人向西走过一座座外观相同的房子,走了近两里路,便出了镇子。镇子外草色黄绿相间,柳叶五彩斑斓。草地的尽头就是蒲类海,蒲类海离镇子最外环大概也就二三里路的样子。来到蒲类海边,放眼望去,清澈广阔的湖面映着晶莹连绵的雪峰,湖边的水草间到处都是觅食的飞鸟。塔里蒲带着竖爷和三恒踩着渐黄的草地来到湖边,沿丰美的水岸南行,边走边讲起蒲类海的传说:
“上古时代,神们还迷恋着大地,他们或藏身于深山,或隐匿于人世,逍遥自在、无忧无虑,看江河秀丽,品世间百态。然而神们也不尽是完美的存在,他们中的有些在世间浸染过久,也会沾染上恶习。沾染上恶习的神那就不再是神了,他们依仗他们的法力肆无忌惮地破坏人间的秩序,往往会搞得生灵涂炭,给凡人带来巨大的灾难。这样的东西被称为魔,他们是堕落的神。
很久很久以前,湖边突然出现了一个魔。那东西随心所欲地吞噬牧民和牲畜,时常在湖中掀起波涛,冲塌房屋,漫灌草场,淹没牧民,卷走牛羊。牧民们的生活一片黑暗,牲畜们也终日恐惧不安。
那时,湖边的山脚下住着一对年轻夫妇。妻子原本是一个在山里修道的汉族姑娘,与本地年轻善良的名叫蒲类海的勇士相识相爱。婚后,两人在湖边的山脚下结庐而居。他们白天在阳光灿烂的湖畔放牧,夜晚在月色皎洁的水边漫步。魔的出现搅乱了两人平静幸福的生活。目睹牧民们无缘无故遭此无妄之灾,两人于心不忍,便在那魔再次出来兴风作浪之时与它进行了殊死的搏斗。最终,妻子被魔举起一座尖尖的大山压在山底,与山融为一体,化作清泉;蒲类海死死抱住那魔,与它一起沉入湖底,同归于尽。
魔被消灭了,人们的生活重归安宁美好,蒲类海夫妇却再也无法享受那安宁美好的生活。为了纪念他们,这个大湖从那时起被称作‘蒲类海’,尖山下的那几股泉水被叫作‘汉姑泉’。”
喜欢出塞之百年黄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