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赵部长的‘稳定大局’观
市委书记办公室里,茶香袅袅。
市委书记高远山亲自给对面的市委组织部部长赵景德续上水,笑着说道:“景德同志,这次寰宇能源的项目,周阳可是立了头功啊。陆市长都跟我夸了好几次,说这个年轻人,有冲劲,有想法,更有办法。”
高远山五十出头,精神矍铄,眼神锐利,是上面空降到江岚省的干将,一手主导了临海经济特区的建立,行事风格大开大合,魄力十足。
赵景德,五十六岁,土生土长的江岚干部,从基层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位置,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总是带着一副审慎的表情。
他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慢悠悠地说道:“周阳同志确实很优秀,能力突出,这一点大家有目共睹。寰宇这个项目,要是没有他,恐怕就成了招商局王明那个‘稳健’的风格,最后稳稳地错过了。”
话语里带着几分赞许,但周阳如果在这里,肯定能听出那份藏在话语深处的保留。
果然,赵景德话锋一转:“不过,高书记,我们也要看到,周阳同志毕竟还年轻,今年才三十三岁。他的履历主要集中在经济和交通领域,属于专业型干部。对于一些更复杂的,需要全面统筹协调的工作,经验上……可能还需要再沉淀沉淀。”
高远山放下了茶壶,目光落在赵景德身上,没有说话。
办公室里的气氛,似乎随着那袅袅的茶烟,变得有些微妙起来。
赵景德感受到了书记的注视,但依旧不紧不慢地补充道:“我的意思是,干部队伍的建设,要讲究一个梯队。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但‘稳定’同样是压倒一切的大局。周阳同志是块好钢,但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更要经过千锤百炼。操之过急,对他个人,对我们市里的工作,都未必是好事。”
“嗯,你的意见,我会考虑的。”高远山点了点头,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
赵景德见状,也就不再多言。他知道,自已的意思已经传达到了。
……
市政府大楼,周阳的办公室。
他刚签完最后一份关于寰宇能源项目前期对接的文件,正准备伸个懒腰,脑海里,那熟悉的提示音不期而至。
【叮!警告!检测到临海市核心人事决策领域,出现持续性的【论资排辈】与【保守僵化】负面情绪!】
周阳的眉头微微一挑。
哟,刚搞定一个“畏难派”,又冒出来个“保守派”?这临海市的负面情绪还真是花样繁多,生生不息啊。
【情绪强度:中等!正在形成“人才压制力场”,可能导致本市错失干部队伍迭代升级的关键窗口期……】
【启动【负面情绪数据溯源】模块……】
【数据分析中……核心问题词云生成完毕!】
周阳的眼前,那半透明的屏幕再次亮起。
一堆灰蒙蒙的词汇漂浮着,看得他有点想笑:“资历尚浅”、“经验不足”、“稳定大局”、“程序正义”、“还需磨练”。
而在这些词汇的背后,一个名字被系统用醒目的黄色警示框给圈了出来。
【核心关联人物:赵景德,市委组织部部长,56岁。】
【风险评估:该人物思想保守,在干部任用上恪守“论资排辈”原则,极度强调资历和按部就班。在其主导的干部选拔工作中,曾因过度强调“稳定”与“履历完整”,先后导致三名极具潜力的年轻专业型干部晋升通道受阻,最终调离临海。】
【历史数据显示:由该人物推荐并成功晋升的干部,平均年龄比全省同级城市高出4.2岁,犯错率极低,但主导的创新性工作成果也远低于平均水平。其核心工作理念为:不犯错,就是最大的功劳。】
周阳:“……”
好家伙,这位赵部长,简直就是临海干部晋升之路上的“老成谋国”守门员啊。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种思想,放在太平盛世守成或许还行,但在临海这个日新月异、百舸争流的经济特区,简直就是发展的最大阻力。
周阳心里叹了口气。他能想象得到,赵部长肯定是在高书记面前给自已上了眼药。说的辞藻肯定还特别冠冕堂皇,让你想反驳都找不到着力点。
不行,不能这么被动。
对付这种老派人物,你跟他讲道理是没用的,因为他的那套逻辑已经根深蒂固,自成体系。你必须用他最看重的东西,来打破他的逻辑闭环。
他看重什么?大局、稳定、程序。
那我就给你一个更大的局,一个更需要主动求变的“稳定”,一个更科学的“程序”。
“小雨。”周阳按下了内线电话。
“市长,我在。”林小雨的声音永远那么清脆。
“帮我收集一下,国内几个头部经济特区,近五年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专业背景、以及晋升路径的详细数据。另外,把我们临海市近五年的数据也做个对比分析。”
周阳顿了顿,补充道:“我需要一份详尽的报告,数据要精准,图表要直观,结论要尖锐。我要的不是歌功颂德,而是找出问题。”
林小雨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干脆地应道:“明白!”
她已经习惯了自已这位年轻市长不按常理出牌的风格。他要的东西,总是那么的出人意料,但最后总能证明,他是对的。
接下来的两天,周阳除了处理日常工作,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这份报告中。
他亲自操刀,将林小雨整理来的海量数据,变成了一张张清晰的图表,一段段犀利的论述。
他没有在报告中提任何人的名字,更没有为自已辩解一个字。通篇报告,只谈数据,只谈趋势,只谈临海在这一轮城市竞争中,因为干部队伍结构问题而可能面临的巨大风险。
报告的标题,他思索了很久,最后定为——《关于优化临海市干部队伍建设,迎接新一轮发展挑战的若干思考》。
……
一周后,市委常委楼,小型会议室。
一场关于近期重点干部考察的碰头会,正在进行。
高远山主持,赵景德和几位相关部门的领导悉数到场。
会议议程过半,气氛一直很平稳。直到高远山清了清嗓子,主动把话题引到了周阳身上。
“同志们,寰宇能源的项目,已经正式进入了实质性谈判阶段。周阳同志作为总负责人,表现出的能力和担当,大家是有目共睹的。”高远山目光扫过全场,“我们临海要发展,就需要更多这样能打硬仗、敢打胜仗的年轻干部冲在前面。”
这话的指向性,已经非常明显了。
赵景德扶了扶眼镜,慢条斯理地接过了话头:“高书记说得对,周阳同志的能力确实很突出,尤其是在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上,思路清晰,手段灵活,这是他的长处。”
他先是肯定,然后,熟悉的“但是”环节,如期而至。
“但是,同志们,我们也要全面地、历史地看待一个干部。”赵景德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一个项目成功,固然可喜。但管理一个区域,统领一个全面的摊子,需要的不仅仅是冲劲,更需要处理复杂人际关系、平衡各方利益的经验和手腕。这方面,周阳同志……尚需磨练。”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我们组织部门的原则,是为市委选好干部,用好干部,对每一个干部的成长负责。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我们不能因为一个项目的成功,就打破了干部培养的既有规律。这既是对周阳同志不负责,也是对我们临海的大局不负责。”
一番话说得是滴水不漏,情真意切。
会议室里,几位年纪偏大的干部,都下意识地点了点头,显然对赵景德的这套“稳定大局”观深以为然。
高远山脸上的表情没什么变化,他似乎早就料到了赵景德会这么说。
他笑了笑,从手边的文件堆里,抽出了一份装订整齐的报告,正是周阳写的那一份。
“景德同志的考虑,很周全,也很老成。”高远山扬了扬手里的报告,“不过,说到干部队伍建设,我这里刚好收到一份很有意思的调研报告,大家可以都看一看。”
他示意秘书将报告复印件分发给在场的每一个人。
“这是周阳同志主动提交上来的,里面没有谈他个人,谈的是我们临海的未来。”
赵景德接过报告,看到标题时,眼皮就是一跳。
他翻开报告,一页页看下去,脸色渐渐变得凝重起来。
报告里没有一句空话,全是冰冷的数据和直观的图表。
——临海市处级干部平均年龄48.7岁,而对标的几个南方特区,这个数字是43.2岁。
——临海市拥有理工科、金融学专业背景的处级干部占比不足20%,而那几个特区,这个比例超过了55%。
——近三年,临海市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流失率高达17%,报告附上的匿名访谈纪要里,超过一半的人才表示,感觉临海的“政府服务意识”和“办事效率”跟不上他们的节奏。
报告的最后,周阳用加粗的字体写道:“当我们的竞争对手在跑步前进时,任何形式的‘稳定’和‘慢行’,本质上都是一种倒退。干部队伍的僵化,是城市发展活力的最大敌人。”
“啪!”
赵景德猛地合上了报告,抬起头,正好对上高远山那似笑非笑的眼神。
他感觉自已的脸颊有些发烫。自已刚刚还在大谈“稳定”和“资历”,周阳这份报告,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直接抽在了他的脸上。
用他最看重的“大局观”,反驳了他固守的“稳定论”。
高书记不动声色地说道:“我看,这份报告很有价值,很有深度。这说明周阳同志不只懂得低头拉车,更懂得抬头看路。他看到的,不只是一个项目,而是我们临海发展的全局。这种格局,我看,就很难得嘛。”
会议室里的风向,瞬间变了。
刚才还点头附和赵景德的几位干部,此刻都埋头研究着手里的报告,时不时发出“嗯”、“有道理”的低语。
赵景德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他知道,今天在理论上,他已经输了。
但他几十年的组织工作经验,也不是白给的。理论上说不过,那就从实际上找补。
他深吸一口气,沉声说道:“报告写得很好,数据也很有说服力。但报告是报告,实际工作是实际工作。周阳同志毕竟长期在市里工作,对浅嘛。”
他看向高远山,提出了一个建议:“我建议,近期可以安排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去周阳同志分管的领域走一走,看一看,对他进行一次全面的‘传帮带’式考察。一方面,是帮助年轻同志成长,另一方面,也能让我们对他的综合能力,有一个更立体、更全面的认识。您看怎么样?”
这话听起来,又是那么的合情合理,充满了对年轻干部的“关爱”。
但高远山和周阳都清楚,这背后藏着什么样的算盘。
让一群思想僵化、习惯了论资排辈的老干部,去考察一个锐意进取、不拘一格的年轻领导?
这哪是“传帮带”,这分明是准备派出一队“御史”,去找茬挑刺的!
高远山看着赵景德那张“一切为了工作”的诚恳面孔,心里冷笑一声,嘴上却淡淡地说道:“景德同志的建议很好嘛。那就这么办吧。具体人选,由你们组织部来定。”
“好的,书记,我一定挑选最公道、最正派的老同志去。”赵景德低头应道,嘴角,却勾起了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他就不信,在几位“火眼金睛”的老同志面前,周阳这个年轻人,还能藏住他那“经验不足、行事毛躁”的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