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整顿南宋(第2页)
当一名老儒生抗议“君子不器”时,张小天隔空点穴将他定成雕像,冷笑道:“这就是只会空谈的下场——天武殿的台阶,只留给能造台阶的人!”
令人意外的是,张小天给失败者留了条路——
校场角落立着“匠师营”木牌,上书:“通不过三试?若能徒手磨利这把钝刀,照样录用!” 这是借鉴了红巾军“门板阵”的智慧:当年农民用粗劣武器,照样困死蒙古铁骑。
一名落第铁匠抡锤三下,将生铁打成箭簇。张小天颔首:“去军器监报到——天武殿要的就是你这股狠劲!”
终南山巅,王重阳立于全真观前的古松下,手中拂尘凝着未化的雪粒。远处长江烽火映红半壁夜空,那是天武殿大军南下的信号。
“乱世不需要吟风弄月的诗人,需要的是能造箭塔的疯子。” 他望着被冰魄真气劈碎的南宋龙旗残片,忽然想起自己少年时“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誓言——如今张小天做的,恰是他当年未竟之事。
石径传来轻响,林朝英一袭红衣踏雪而至,指尖把玩着一枚玉蜂针:
“王老道,怎么样?是不是该去尽一份责任了?”
她故意将“责任”二字咬得极重——六十年前,正是她用激将法把自闭古墓的王重阳骂出江湖。而今历史重演,只是对象从金国换成了蒙古。
王重阳沉默片刻,忽然开怀大笑,袖中拂尘炸出三朵气花——正是全真绝学“三花聚顶”的起手式:
“好啊!贫道这就去助我姐夫一臂之力!”
他特意用“姐夫”称呼张小天,暗合天武殿与古墓派联姻的江湖传闻。当年他为抗金放弃儿女私情,如今却因家国大义主动入世,命运轮回间,先天功的罡气竟比华山论剑时更浑厚三分。
三日后,终南山道观飞出千只信鸽,翅上绑着王重阳亲书的“抗虏令”:
全真七子率弟子赴江南传授“天罡北斗阵”予天武军;
古墓派开放《玉女心经》补足篇,与《九阴真经》残本合璧成“诛虏剑纲”;
寒玉床被拆解运往前线,助将士速成冰魄真气。
张小天在长江战船上接到消息,对杨过轻笑:
“王重阳这一手‘三花聚顶’,倒是把江湖与庙堂的气运都聚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