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的笔 作品

第249章 是时候该走了吗(第2页)

法海和尚望着远处干涸的田地,轻声道:“皇上也在为你们祈福。”

他从怀里取出串菩提子,放在老婆婆手中,“每日捻着它念‘阿弥陀佛’

心定了,日子就有盼头。”

灾民不知道,这个穿着粗布僧袍的和尚,就是他们日夜期盼的皇帝。

他们只觉得他待人温和,干活勤快,夜里还会在临时搭起的窝棚外诵经,经声穿过夜色,落在每个人的梦里,竟让人睡得格外安稳。

秋分时,黄河泛滥,淹没了沿岸的村庄。

法海和尚跟着赈灾的队伍走了三个月,脚底板磨出了厚厚的茧,脸上晒得黝黑,可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

他在河堤上亲手搬运石块,看见有个孩子在洪水里挣扎,想也没想就跳了下去。

救起孩子时,他怀里的《金刚经》被水泡得发胀,字迹却依旧清晰,尤其是董鄂妃用朱砂圈出的那句

“若有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是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原来……”

海和尚看着这句佛经,心中大定,全身瞬间轻盈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法海和尚看着董鄂妃的字迹,微微一笑“最终还是你度了我……”

法海静静地看着这本金刚经缓缓随着水波流走,他未再捡起,也未再追逐……

夜里,他坐在篝火旁烤着湿透的经卷,了尘和尚递给他件干净的僧袍:

“你这哪是祈福,是在替苍生受劫。”

法海和尚笑了,眼角的皱纹里沾着泥,却像有光在流动:“此心光明……”

日子一天天过去,法海和尚在大慈恩寺住了十年。

这十年里,京畿一带风调雨顺,百姓们都说,是大慈恩寺的高僧祈福灵验。

没人知道那个总在药田劳作、常下山赈灾的法海和尚,就是当年遁入空门的皇帝。

只有每年董鄂妃的忌日,他会独自去地宫前站一站。

地宫的门紧闭着,上面爬满了青苔,像岁月留下的印记。

他会在门前念一遍《金刚经》,念到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时,总会想起她临终前的模样

她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却笑着说:“陛下,要好好活着,为了苍生。”

夕阳西下时,法海和尚转身回寺。

他的背影在暮色中拉得很长,像一道连接着尘世与佛国的桥。

桥的这头,是他放下的帝王身份;

桥的那头,是他用十年光阴,为天下苍生许下的福报。

受到福氤的苍生,感恩戴德,数量之大,遍布大江南北

慢慢的,这道愿力缓缓形成了一道紫色的流苏气息……

“这紫色的云真好看……”

“是啊,像是云,又不像是……”

天气晴朗,我静静的端坐在练功房里,参透那生死簿最后的奥妙……

“真是困难,时间与空间的最终法门,我还是不懂!”

正在我苦心参透之时,阴阳铺子的顶上缓缓飘来一道硕大的紫气……

“哦!?谁有这福报!?”我看了一眼就知道,这是紫气

是做了大功德的人,天地对他的一种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