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黑市的收获(第2页)
再次走进大院,直接找到卖榛子的,忽然想起一事,问道:“大哥,这榛子和松子是熟得还是生的?”
大汉愣了片刻,问道:“你爱吃生的,如果要生的,我这里也有,只是不太多了。”
陈朝阳笑道:“大哥,我当然是要熟的,行了,这我就放心了。不然还得找人炒制一下,我可掌握不好火候。”
大汉指了指地上的三个筐,说道:“小兄弟,你的东西都在这里了,我们这里可没有袋子,不过每一样东西都多了几斤,你不吃亏的。”
陈朝阳赶紧从空间里放了三个袋子到书包里,然后掏出袋子递给大汉,笑道:“这我知道,一个袋子能卖几块钱呢,你这些东西一共才几块钱,怎么能让你提供袋子呢。”
大汉的小心思被揭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接过袋子,将榛子,松子和瓜子都倒进袋子里,笑道:“小兄弟,真不用我送么?这几袋子可有一百五十斤呢。”
陈朝阳掏出五块五毛钱,递给大汉,说道:“不用,我住在旁边,自己就拿过去了。”
他一只手拎着两个袋子,另一只手拎着另一个袋子,转身向外走去。那大汉看他步履轻松,心中也是暗自咋舌。
陈朝阳走出大院,在小巷子里将三个袋子收进空间。他拍了拍手,向自己住的招待所走去。回到房间,发现里面已经又住进来一个人,他拍了拍脑袋,走回招待所的前台,用两个苹果的代价,换了一间单人房。
回到房间后,他将今天的收获整理一番,又将空间作物都收获后,将昨天买到的稻谷种了下去,他很想看看,自己空间的大米,能不能长出后世五常大米的品质。
随后他去水房简单洗漱一番,就回到房间,躺倒睡觉。
次日,陈朝阳起床洗漱后,就退了房,走到街上,找了一间小吃铺,要了一碗当地满族人的特色早餐酸汤子,这是一种先用玉米茬子洗净后,冷水浸泡10–15天,自然发酵至微酸,再将发酵玉米用水磨碾成糊状,最后还要“攥汤子”,就是借用工具,挤压面团使面条从细孔射出,甩入沸水锅中。
酸汤子是满族夏秋季常吃的传统主食,已有三百余年历史。早期满族人因饮食中肉类较多,需酸性食物平衡,这才发明玉米发酵的酸汤子。酸汤子酸味柔和醇厚,带有玉米清香,口感爽滑劲道。再配上灵魂搭配鸡蛋酱,倒也别有风味。陈朝阳一连吃了两碗,一共才花了1块5毛钱,没有要粮票。
吃罢早饭,陈朝阳去了昨天给他药的老太太家,还给他背上了一袋子玉米面,只说是宽甸的朋友送的。老太太似乎猜到他是在黑市上买的,却没有揭破,反倒是大大方方地接受了。
陈朝阳看到陆续有病人来找老太太看病,于是就向老太太道别,走出了她的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