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布局(1)(第2页)
“此事学生不是没有想过。”
曹昂撩撩袍袖,讲出心中所想,“新式制钱牵扯众多,这一币制体系,学生是想长期维系的。”
“信誉必须确保好,只有这样,民间才能接纳新式制钱。”
“所以这个根必须要夯筑好。”
“首接向益州流通,一个是益州治下私钱横行,学生担心新式制钱大举流通,难保没有人不在私下铸造,这就动摇了新式制钱的根基。”
“一个是这般早的向益州流通,如果在内外流通下,有大批私钱流通回来,而在荆州等地普及不够,这等于此事还没开始就坏了。”
其实曹昂考虑的很全面。
在实际控辖的地盘,新式制钱没有形成一定流通规模,有效解决在流通期间遇到的各种问题,这等于发行权就不算牢靠,而该权不牢靠,铸币税又如何确保安稳呢?
曹昂要的不是一锤子买卖,他要的是长治久安的币制新规。
待到铜钱各类流通到一定规模,得到了民间的支持与认可,即可顺势推出金银币了,那时便可朝银本位过渡。
这是一环套一环的。
现在第一步都受到
影响了,后续谋划开展肯定有问题。
“那公子想过没有。”
贾诩在沉吟刹那,随即说道:“在荆豫徐扬西州治下,筛选出的那批商会,后续涉足对益商贸,必须以新式制钱进行往来?”
“嗯?”
曹昂眉头微皱,看向贾诩。
“也就是说。”
见曹昂如此,贾诩继续道:“想要从事对益商贸,必须先拿着旧五铢,或者金银,到钱监兑换新式制钱,才能前去益州进行商贸。”
“购置特别债券,是拥有了对益商贸资格。”
“但实际对益进行贸易,必须以新式制钱进行。”
“而且,这个新式制钱,不是你想实兑多少,就能实兑多少的,必须要按征东将军府的规矩来!”
曹昂向前探探身。
“这个,学生其实有想过。”
曹昂开口道:“通过这种方式,以此在荆豫徐扬西州收取铸币税,且这对底层并无太大影响。”
“只是这又回到上一个问题上来。”
“实兑出去的新式制钱,是在益州境内流通不假,但是时间长了,肯定是要回流到荆豫徐扬等州的,谁都难保这其中不会掺杂有假币。”
普及是一项很缓慢,难度很大的行动,不是说把一些东西推行起来了,事情到这里就得以解决了。
要真那样简单,这世上就没有办不成的事了。
在这过程中,肯定会有人把坏心思用上,这短期来看不会有什么异端,可是把时间线拉长,就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如果对这样的事,不加以干预与制裁的话,那么再利国利民的政策,到最后都会成为坑害社稷的恶政。
这也是为什么历朝历代的新政改革,到了一定程度后就会爆发各种矛盾与冲突,根结就是出在这里的……